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06094)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谭谦李云剑林樾梁红伟周宏礽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对体外培养肌腱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大鼠肌腱细胞,用含不同浓度的PDGF—BB培养液培养肌腱细胞,根据培养液中所加PDGF-BB浓度不同分为1、5、10、20、50、100、150、200、250ng/mL PDGF—BB组,分别用含以上终浓度的PDGF及体积分数0.5%FBS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0.5%FBS的培养液培养。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丁加入PDGF—BB培养前(0h)以及培养后12、24、36、48、60、72h,检测20ng/mL PDGF—BB组及对照组肌腱细胞的吸光度值。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Ⅰ型胶原染色呈阳性,Ⅲ型胶原染色呈阴性,证明为大鼠肌腱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除250ng/mLPDGF—BB组外,其他各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均升高(P〈0.05或P〈0.01)。随着PDGF—BB浓度的增加,其吸光度值先逐渐增大,达一定浓度(20ng/mL)后又逐渐减小。20ng/mL PDGF—BB组培养12h肌腱细胞开始增加,至48h达高峰(0.53±0.04),24~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DGF—BB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周内具有促进肌腱细胞增殖的作用。
- 梁红伟林樾李云剑陈曦周宏礽谭谦
- 关键词:细胞增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肌腱细胞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对大鼠肌腱愈合和肌腱粘连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了解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基因转染大鼠肌腱细胞对肌腱愈合及肌腱粘连的影响. 方法 将90只SD大鼠制成跟腱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实验组,肌腱断端注射20μL转染PDGF-BB基因的大鼠肌腱细胞(1×108个/mL);对照组,肌腱断端注射20μL未行转染的大鼠肌腱细胞(1×108个/mL);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6-0丝线行改良Kessler法缝合跟腱,管型石膏固定1周.通过基因测序及RT-PCR鉴定转染PDGF-BB基因的大鼠肌腱细胞.分别于术后3 d和1、2、4、8周取各组大鼠肌腱组织样本,行大体、组织学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检测,对比各组肌腱粘连度、组织中Fb数量与胶原纤维含量、肌腱最大抗拉力及最大滑动距离、组织中PDGF-BB的浓度.对数据行t检验. 结果(1)转染的肌腱细胞经RT-PCR以及基因测序证实在体外稳定表达PDGF-BB mRNA.(2)各组大鼠术后3 d肌腱均出现较明显肿胀及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改变较其他组明显轻微;随后各组情况均逐渐好转.术后4、8周肌腱粘连度分级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3)实验组Fb数在术后2、4、8周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t值分别为2.94、4.26、5.76和4.00、3.83、6.12,P<0.05或P<0.01).(4)实验组术后4周胶原纤维含量为(43±6)%,较对照组[(55±8)%]与空白对照组[(61±8)%]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2.94和4.41,P<0.05或P<0.01).(5)术后4、8周实验组肌腱最大滑动距离为(3.25±0.33)、(3.65±0.21)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0.40)、(2.21±0.37)mm和空白对照组的(2.01±0.23)、(1.89±0.24)mm(t值分别为4.53、8.29和7.55、13.52,P值均小于0.01),但其肌腱最大抗拉力与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1、0.41和0.77、0.72,P值均大于0.05).(6)术后3 d和2、4周,实验组肌腱组织中PDGF-BB浓度为(12.95±1.36)、(8.32±0.94)、(9.10±1.06�
- 林樾梁红伟李云剑燕辛谭谦
-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染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