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114)
-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2
- 相关作者:谭同学饶翠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族权、“伦常”道德与近代乡村的社会结合——以湘东南桥村为例
- 2009年
- 关于传统中国汉文化区乡村社会,老一辈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曾给出一系列经典概括,如村民重视祖荫、"差序"的社会结合模式,以及以伦理为本位的村庄道德秩序。文章试图进一步揭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差序"的社会结合理想模式下更多丰富而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本文所呈现的是除文化机制和权力机制之外,"差序"社会结合的内部动态关系,如纵向的分家与继替、横向的"类"与"推",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主要是依靠以"伦常"为核心的道德机制造就的"势"来实现的。
- 谭同学
- 关键词:族权
-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被引量:48
- 2009年
- 在分析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的基本特征时,已有研究策略主要是对"差序格局"概念饰以新的限定条件或对之进行再解释。但循其内在核心机理进行新的概括,亦值尝试。在此视角下本文认为,与相对封闭的传统乡土经验不同,当代半封闭的乡土经验使得熟人社会中村民间的共同感弱化,乡村社会结合具有鲜明的、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实利化倾向,从而在总体上形成了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
- 谭同学
- 关键词:乡村社会圈层熟人社会
- 社会转型中的宗亲关系——以桥村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传统宗亲关系以长老统治、礼治、父权与夫权为中心、伦理本位等特征而著称。革命在正式场合和公共生活里改变了宗亲关系,但在非正式场合和家庭生活里,后者的延续性则较强。当下,宗亲关系对村庄公共事务影响在急剧弱化,对个体婚姻和财富伦理失去了控制力,在男女趋向平等时,孝道面临考验。
- 谭同学饶翠薇
- 关键词:乡村社会大转型
- “革命”话语竞争与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以湘东南桥村为例被引量:6
- 2008年
- 关于"革命"话语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影响,有"持续论"与"断裂论"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但若将社会结构细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予以考察,或可超越这种非此即彼的判断。从村庄道德与权力体系来看,"革命"话语主要改变的是村庄的纵向社会结构,政治标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分层标准,而村庄的横向社会结构(以"己"为中心、以"伦常"为标准往外"推"的圈层结构)则呈现为延续性。
- 谭同学
- 关键词: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