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2014)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吕志咏张明禄祝立国高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三角翼
  • 4篇前缘涡
  • 3篇抖振
  • 3篇双立尾
  • 3篇涡破裂
  • 3篇立尾
  • 3篇螺旋波
  • 2篇定常
  • 2篇非定常
  • 1篇翼刀
  • 1篇频率特性
  • 1篇频谱
  • 1篇频谱分析
  • 1篇涡量
  • 1篇粒子图像测速
  • 1篇包对

机构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吕志咏
  • 6篇张明禄
  • 4篇祝立国
  • 1篇高杰

传媒

  • 3篇实验流体力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力学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四川省力学学...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角翼前缘涡破裂形式及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基于流动显示和PIV技术测量的实验结果,对三角翼前缘涡破裂的一些形式和破裂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PIV测量所得到的涡量分布证实了在螺旋破裂的情况下,涡核的螺旋方向与前缘涡的旋转方向相反,及双螺旋破裂形式的存在等.进而对螺旋波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与有关文献不同的看法.
吕志咏祝立国张明禄
关键词:前缘涡涡破裂螺旋波涡量三角翼
破裂涡流中非定常现象与频率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流动显示、表面动态压力测量及热线测量等实验手段,对三角翼破裂涡流中的多种频率成分进行了分析。频谱分析确定了破裂点脉动和螺旋波的频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螺旋波主频随着弦向位置的增大先是迅速而后平缓减小。前缘涡破裂点振动具有准周期性,在不同的弦向位置上主频大小几乎没有改变,在靠近破裂点的位置有较大的振动能量。实验分析还表明,在破裂涡的流动状态下,虽然没有形成完全分离流,三角翼绕流流场中已经存在涡脱落的现象。
祝立国吕志咏
关键词:三角翼涡破裂非定常频谱分析
绕三角翼流动中的非定常现象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利用流动显示技术、片光技术及PIV技术 ,对三角翼面上的各种非定常特性做了研究 .分别对涡层中的小涡结构 ,二次涡同主涡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二次涡的喷射效应 ,螺旋破裂扰动的非定常特性 ,涡破裂点沿轴方向振动的非定常特性 ,以及完全分离流中的非定常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
祝立国吕志咏
关键词:三角翼粒子图像测速非定常
翼刀对双立尾/三角翼立尾抖振的影响
2010年
在北航的水槽和风洞中进行了加装翼刀的75°后掠双立尾/三角翼的立尾抖振实验,目的是研究翼刀对立尾抖振的影响。采用了流动显示、立尾表面动态压力测量、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的实验来检验翼刀对立尾抖振减缓的效果。流动显示的实验结果表明三角翼前缘涡涡核从翼刀上方经过时,会提前破裂,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前缘涡。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28°到48°这段立尾抖振比较显著的迎角范围内,B1立尾位置的立尾抖振强度曲线比无翼刀的曲线数值上有明显的减小,抖振得到一定的改善。立尾表面动态压力的脉动强度也有明显的减小,频谱分析也能得到前缘涡提前破裂的结论,前缘涡的提前破裂起到了减缓立尾抖振作用。
张明禄吕志咏
关键词:三角翼双立尾翼刀抖振
三角翼机翼抖振研究
本文叙述了在风洞中进行了75°后掠三角翼刚性模型的动态测压和弹性模型的翼尖测加速度实验,目的是研究三角翼机翼抖振的来源。实验结果表明:三角翼翼面的压力脉动强度变化和翼面上前缘涡的流态是相关的,在前缘涡破裂迎角区...
张明禄
关键词:三角翼前缘涡涡破裂螺旋波
双立尾/三角翼布局的立尾抖振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在北航的风洞中进行了双立尾一三角翼布局的立尾抖振实验,目的是研究立尾抖振产生的原因。主要采用了激光测振仪测立尾加速度和动态压力传感器测立尾表面的动态压力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旋涡破裂以后,立尾上就会产生强烈的抖振。抖振是由立尾上表面压力的周期性脉动造成的。对机翼和立尾表面的压力频谱分析表明,立尾上的压力脉动来源于机翼前旋涡破裂流中的螺旋波。对于本实验使用的模型来说,当机翼迎角α=0°-20°范围,由于流动是附着流和涡流,所以立尾没有明显抖振;当机翼迎角在α=20°-56°范围,立尾处在破裂涡流的范围,立尾抖振明显,并且抖振强度在35°-50°之间达到最大。因此,三角翼破裂涡流中的螺旋波正是双立尾产生抖振的主要原因。
吕志咏张明禄高杰
关键词:三角翼双立尾抖振螺旋波
三角翼前缘涡破裂点脉动的实验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在水槽中和风洞中分别进行了流动显示和动态测压实验,目的是研究三角翼前缘涡破裂点的脉动现象.对流动显示图片中涡的破裂点位置进行统计和频谱分析,表明破裂点振荡存在双主频特征,位于0.07位置的主频对应着螺旋-泡-螺旋的转化过程,位于0.2~0.4之间的主频对应着螺旋形态破裂本身的小幅振动.对统计的破裂点位置数据做低通滤波后进行相关性分析,还表明了三角翼左右2个前缘涡的破裂点位置信号具有负相关性.进行三角翼表面动态压力测量,对压力数据低通滤波后做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同的一条前缘涡的动态压力信号在整个翼面上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张明禄祝立国吕志咏
关键词:三角翼前缘涡
鼓包对双立尾/三角翼立尾抖振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研究鼓包对立尾抖振的影响,在北航的水槽和风洞中进行了在机翼头部放置了鼓包的75°后掠双立尾-三角翼的立尾抖振实验,采用了流动显示、立尾表面动态压力测量、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的实验来检验鼓包对立尾抖振减缓的效果。流动显示的实验结果表明三角翼机翼头部加上鼓包后,前缘涡涡核会发生弯曲和扭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前缘涡。激光测立尾顶部加速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25°到48°这段立尾抖振比较显著的迎角范围内,A1立尾位置的立尾抖振强度曲线比无鼓包的曲线数值上有明显的减小,抖振得到一定的改善。立尾表面动态压力的脉动强度也有明显的减小,前缘涡涡核的弯曲和扭转起到了减缓立尾抖振的作用。
张明禄吕志咏
关键词:三角翼双立尾前缘涡抖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