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W021)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贾学鸿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庄子》经传结构的文学效应——由《齐物论》和《秋水》的经传关系说起被引量:1
- 2009年
- 《庄子》一书的部分篇目之间存在经传结构,一般认为:内篇为经,外篇、杂篇为传。《齐物论》和《秋水》就是经传结构的代表,《秋水》是为阐释《齐物论》而作。由《齐物论》到《秋水》,在文本上呈现出由怪诞走向崇高、由描绘转向分析、由概说走向精论、由理念转向实践的演变,说明《庄子》由经到传的生成过程,不仅深化了其哲理内涵,还产生了积极的文学效应,对文本形态和艺术风格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 贾学鸿
- 关键词:《庄子》文学效应
- 《庄子》方外之友的历史原型和艺术生成
- 2009年
- 《庄子·大宗师》篇出现两组方外之友,共有七位角色,其中五位有历史原型可考,事见《论语》和《左传》。这五位角色的名字和相关历史人物一致,处于相同的历史阶段,都以鲁国为活动舞台,在作品中以莫逆于心的群体出现,体现了悟道的感受性特征。庄子以历史人物原型为基础,通过勾粗添细或取名舍实等艺术手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重塑,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其历史原型形成较大差异,从而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 贾学鸿
- 关键词:庄子
- 先秦诸子文本的经传结构及其文体培育功能被引量:2
- 2009年
-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各学派都有自己的经典,并且为经作传之风盛行。《墨子》、《文子》、《管子》、《韩非子》均有以经传结构出现的篇目,在文本形态上各具特征。先秦诸子经传结构的文本形态,对于格言警句体、说体、专论体作品均有培育功能,甚至在连珠体和骈体赋的用典中,也可以见到先秦诸子经传结构文本形态的痕迹。
- 贾学鸿
- 关键词:先秦诸子文本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