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18B06)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郭家钢梁松宫鹏牛红峰何战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吸虫
  • 4篇血吸虫病
  • 4篇吸虫
  • 4篇吸虫病
  • 4篇虫病
  • 2篇孳生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钉螺
  • 1篇钉螺孳生
  • 1篇钉螺孳生地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多时相
  • 1篇血吸虫病传播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和地理信...
  • 1篇再感染
  • 1篇入侵
  • 1篇生物入侵
  • 1篇染病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血吸虫...

作者

  • 2篇朱蓉
  • 2篇郭家钢
  • 1篇余晴
  • 1篇鲍子平
  • 1篇张利娟
  • 1篇何战英
  • 1篇牛红峰
  • 1篇游松财
  • 1篇杨德平
  • 1篇孙九林
  • 1篇宫鹏
  • 1篇吴昀昭
  • 1篇张世清
  • 1篇赵安
  • 1篇梁松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全国寄生虫学...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手持全球定位设备GPSMAP76/CEC9680在查螺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评价手持全球定位设备GPSMAP76/CEC9680对江湖洲滩地区有螺面积进行精确定位、测量、信息同步传送、实现信息数字化和实时监控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鄱阳湖区选择退田还湖区及有螺洲滩各一块,以3G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无线移动通讯技术(GSM)为平台,用GPSMAP76采集相关的航点、航迹,实地计算调查面积,记录地理位置;利用CEC9680手持设备在采集相关的航点、航迹的同时拥有的GSM短消息功能将定位数据包同步传至监控服务中心,控制服务中心解释获得的定位数据包中的信息,在强大的GIS地图上显示被监控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实现实时查螺工作指导。结果GPSMAP76手持设备对现场移动的路线进行准确定位且自动记录与保存移动轨迹(航迹),即时计算与保存面积;CEC9680设备及时向控制中心发回移动位置信息,利用相关软件,结合传统查螺方法精确规划查螺范围并实现实时监控与指导。结论利用GPSMAP76,CEC9680手持全球定位设备可实现现场查螺的全面监控与指导。
余晴何战英鲍子平牛红峰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查螺
多时相相对辐射校正的TM图像对钉螺孳生地环境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基于相对辐射校正的多时相 TM(专题制图仪)图像对南昌县五洲头地区进行分析,探测新螺区的环境变化。方法收集1998年4月3日、2000年4月16日和2004年5月5日的三景鄱阳湖 TM 图像,以2004年为参照对1998和2000年的图像进行相对辐射校正,对校正后的图像提取植被等信息并收集五洲头历年的螺情资料。结果 1998年4月3日五洲头地区植被覆盖率为4.76%,2000年4月16日和2004年5月5日五洲头滩地植被覆盖率都在80%以上;1998年4月3日的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值在-0.4~0.2之间,而2000年4月16日年和2004年5月5日的 NDVI值主要在0.2~0.6之间,与1998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62.385321,P<0.01;q=161.669725,P<0.01);3年的 K-T(穗帽变换)变换得到的绿度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6.50,q=178.679245,P<0.01;235.18,q=130.320755,P<0.01;186.82,q=-48.358491,P<0.01)。结论多时相遥感影像结合现场资料可对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环境变化进行监测,预测钉螺可疑孳生地,为更好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提供科学参考。
杨德平吴昀昭朱蓉张利娟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辐射校正
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传染病时空分布被引量:28
2006年
和其他物种迁移或生物入侵过程类似,传染病的时空传播与流行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全球化而加剧.以血吸虫病时空传播流行定量模拟为例,提出一种对已知传染源→媒介→宿主传播关系前提下的疾病传播的时空动态概念模型.用西昌郊区血吸虫病流行区为例,证明这类概念模型的可行性.展示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这类模型中具体的应用方法.利用建立的模型,模拟给不同村居民服药所达到的不同效果,证明这类模型在传染病防治和控制中可以起到空间决策支持的作用.本文介绍的模拟方法对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莱姆病等传染病有直接借鉴意义;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其他有关的传染病,甚至生物入侵过程的研究有所帮助.
宫鹏徐冰梁松
关键词:生物入侵
血吸虫病感染与再感染队列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类型地区血吸虫病感染与再感染在人群中分布的流行特征,为我国制定血吸虫病可持续发展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5个疫区省,根据不同流类型选取了9个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作为试验点(...
朱蓉刘跃民赵正元张世清魏风华张奕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再感染队列研究
文献传递
地球信息技术在血吸虫病孳生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血吸虫病的流行传播与地理环境要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构成地球信息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切入点。本文首先回顾了血吸虫病孳生环境研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行了血吸虫病流行传播机理的地学多元分析,研究了地球信息技术在血吸虫病研究中的条件和一般程序;然后通过归纳总结血吸虫病滋生地的环境地学特征和地球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启示,认为地球信息技术进行血吸虫滋生环境监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非常复杂,必须不断引进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基于知识的遥感分类等),提高遥感监测的精度;另外,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最关键因子是阳性钉螺和疫水中尾蚴的密度,故应该辅以GIS其他专题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进行空间建模和模拟分析。
赵安孙九林游松财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