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507024)
- 作品数:4 被引量:96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荣华潘德炉段洪涛张寿选孔维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MODIS影像估测太湖蓝藻暴发期藻蓝素含量被引量:29
- 2009年
- 利用太湖水体藻蓝素的实测数据,基于蓝藻的光谱特征分析,选择MODIS250m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建立了藻蓝素估测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新生蓝藻水华,辅助提取新生蓝藻水华的覆盖区.在新生蓝藻水华的覆盖区内,藻蓝素的定测估算已经失去实际意义,没有必要讨论估测的精度高低.在新生蓝藻水华的覆盖区外,藻蓝素的遥感估测精度取决于藻蓝素浓度的高低以及藻蓝素与叶绿素的定量关系,即当藻蓝素浓度<35μg/L时,模型的平均相对估测误差约为134%;藻蓝素浓度>35μg/L时,平均相对估测误差降至31%;但对于那些藻蓝素的浓度>35μg/L,且藻蓝素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比值<8的湖区而言,藻蓝素浓度模型的相对估测误差约为29%.
- 马荣华孔维娟段洪涛张寿选
- 关键词:蓝藻MODIS遥感太湖
- 湖泊水质遥感的几个关键问题被引量:42
- 2008年
- 我国目前约有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3000个,绝大部分属高叶绿素和高悬浮物浓度水体,属于典型的Ⅱ类水体,物质组成多样,水体的光学辐射传输复杂,且有大范围的光学浅水.我国的湖泊水质/水色遥感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借鉴海洋水色遥感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还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关键问题:1)兼顾海洋沿海水质遥感,发展专用的静止卫星湖泊水质遥感器;2)在当前多光谱遥感资料基础上研发高光谱湖泊水质因子提取的遥感定量化模型,提高反演精度;3)深化湖底底质对湖泊水质/水质遥感影响研究,发展湖底水质遥感反射率精确计算模型;4)发展适用于湖泊水体区域性Ⅱ类水体大气校正方法,并集成反演、遥感产品制作、分发等技术,构建湖泊水体水质/水色业务化运行体系.
- 潘德炉马荣华
- 关键词:湖泊水质遥感
- 太湖水体的后向散射概率被引量:20
- 2008年
- 假设2004年10月太湖水体的吸收系数和遥感反射比的测量误差为0,利用生物光学模型,通过优化算法,在光学深水区模拟获得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然后通过后向散射概率和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得水体中可能真实的颗粒物后向散射概率.结果表明,太湖水体的颗粒物后向散射概率不是一个定值,可以表示为波长的二次函数,在442、488、532、589、676和852nm处分别为0.017、0.017、0.027、0.033、0.054和0.094,均值为0.041,标准偏差为0.030.
- 马荣华宋庆君李国砚潘德炉
- 关键词:后向散射系数颗粒物质太湖
- 太湖草型湖区底质对遥感反射比的贡献被引量:7
- 2008年
- 水体的光谱特性主要表现为体散射而非表面反射,光学浅水中,光穿透水体而到达水底,离水辐射包含水体自身的贡献以及底质反射并透过水体到达水面的贡献。2004年10月试验获取了太湖67个样点的遥感反射比、后向散射以及吸收等表观光学量和固有光学量,同时测量了叶绿素、悬浮物和DOC含量,以及其他相关参数,如透明度、水深;以草泥均匀分布的水平朗伯性湖底、均质水体为假设条件,使用LEE模型,计算了太湖草型湖区底质对恰在水面下遥感反射比的贡献,同时计算了漫垂直衰减系数;分析了漫垂直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悬浮颗粒以及与无机悬浮颗粒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漫垂直衰减系数与底质贡献的关系,从而为太湖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精度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有了定量判断底质贡献的科学依据。
- 马荣华段洪涛张寿选潘德炉
- 关键词: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