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ZZ022)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兴严波周雪梅马源易文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政治
  • 2篇欧盟
  • 2篇外交
  • 1篇大战略
  • 1篇地区主义
  • 1篇东亚地区主义
  • 1篇动因
  • 1篇对华外交
  • 1篇对台政策
  • 1篇多极化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决策
  • 1篇行政决策机制
  • 1篇一体化
  • 1篇政治生态
  • 1篇政治危机
  • 1篇治生
  • 1篇十月革命
  • 1篇世界多极化
  • 1篇台湾问题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5篇李兴
  • 3篇严波
  • 1篇卢晨阳
  • 1篇易文彬
  • 1篇马源
  • 1篇周雪梅

传媒

  • 2篇俄罗斯东欧中...
  • 1篇国际观察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对华外交行政决策机制探析——以老布什时期对台政策为例
2006年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美国对台决策最能体现其对华外交行政决策机制的特点。老布什时期的决策过程尤其富有戏剧性和典型性。现实主义决策模式认为,该决策是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美台两国三方博弈的结果。自由主义决策模式说明,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和结构起了决定性作用。官僚政治决策模式则强调,它是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机构与国会之间及其内部各官僚政治机构之间较量的结果。最终,这三种行政决策模式共同构成美国对华外交行政决策机制。
严波
关键词:对华外交行政决策
“多极化”、“全球化”、“一体化”关系辨析被引量:2
2007年
世界多极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政治表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多极化的经济基础,地区一体化既是全球化的区域表现,又直接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经济依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地区一体化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复杂互动,对立统一,并行不悖。
李兴
关键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乌克兰“橙色革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2004年年底乌克兰总统大选出现了危机和戏剧性局面,这当中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因素的作用。在国际因素方面,主要是以俄罗斯为一方,以美国、欧盟为另一方之间的明争暗斗。美欧支持反对派尤先科,是北约、欧盟东扩思想的继续,是对俄罗斯的进一步挤压。乌克兰“橙色革命”是独联体内“颜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地缘政治形势更加严峻,但未必意味着俄罗斯真的失去了乌克兰。乌克兰未来的走向仍然令人关注。
李兴周雪梅
关键词:俄美关系政治危机
亚欧会议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亚欧会议(ASEM)是亚欧43个国家间的具有浓厚论坛色彩的政府间对话协商机制。亚欧会议除推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之外,同时也作为重要外在因素,鼓励了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
卢晨阳
关键词:地区主义
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与台湾问题上的“双轨政策”——以里根时代为例被引量:4
2006年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台湾问题奉行“双轨政策”。文章以该政策的始作俑者——里根时代的台湾问题为例展开论述。首先,简述里根时代“双轨政策”的表现。接着,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透视了里根奉行该政策的缘由,认为这是由总统个人的外交哲学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中的诸因素共同决定的。最后,通过回顾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总统“双轨政策”的演变得出结论,认为在透视当前和预测未来的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时,要关注美国政治生态中诸项因素的作用。
严波
关键词:美国政治台湾问题
浅析美国对阿拉伯世界公众外交之悖论被引量:1
2006年
“9.11”事件之后,伴随着美国全球反恐战略调整,美国公众外交复兴,其重心转向阿拉伯世界,并采取措施加强公众外交的影响。但由于存在公众外交政策本身实力与目标的悖论,尤其是其总体外交政策本身的悖论,以及深层次的文化悖论,因而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公众外交政策,难以实现其所期望的目标。
严波
关键词:公众外交悖论
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从纵横两方面论述了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纵的方面看,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抓住和利用了战争与革命的机遇,采取了社会主义崛起方式。十月革命避免了俄国领土、经济、政治甚至文化的分裂,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有潜力的主要国际关系行为体,为以后的苏联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从横的方面论,十月革命在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世界体系中起到了非常独特的巨大的作用。俄国脱离资本主义集团,在西方无产阶级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之间架起了桥梁,但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不得不与主要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苏俄表面处境孤立、困难,似乎离开了国际舞台的核心而走向了边缘,实际上,苏俄的存在和发展是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的挑战和否定。离开了苏俄的凡尔赛体系根基不牢、国际秩序长期不稳,欧洲格局在酝酿着重大变化。国际政治的重心出现了偏离传统西欧、向新兴苏俄和北美转移的迹象。列宁是国际关系理想主义学派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和平共处和国际主义是他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
李兴
关键词:十月革命
论欧盟东扩的安全动因被引量:2
2007年
冷战的结束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传统的领土安全让位于非传统安全。面对跨国犯罪、移民、环境污染、地区冲突、贩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欧盟,作为一个政治经济组织和成长中的军事组织,比北约更能迎接这种综合安全的挑战。欧盟东扩有政治经济利益的驱动,东扩可以实现欧洲的统一和经济上的强大,但从安全角度看,最主要的动机是综合安全,包括硬安全和软安全。从一定的意义讲,欧盟东扩就是欧盟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安全战略。
易文彬
美俄中东能源战略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谁拥有中东石油,谁就拥有世界"。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美国,与持"能源牌"重返中东的俄罗斯战略相遇。美俄两国中东能源战略中存有异同,在利益上也存有共识与矛盾。本文通过对两国中东能源战略及政策进行比较,旨在对中国参与中东的能源角逐提供思考和借鉴。
李兴马源
关键词:能源战略
美俄亚欧大战略比较与中国对策的思考
2007年
亚欧区域在当今国际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俄罗斯都有自己渐趋完整的亚欧大战略。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亚欧大陆国家,开展“战略”研究,高瞻远瞩,纵横捭阖,趋益避害,借势谋利,建构中国的亚欧大战略尤显必要和紧迫。
李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