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19)
- 作品数:5 被引量:122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辉志季劲钧黄玫董文杰涂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城市干岛”对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利用北京1940~2000年的气候资料,对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20世纪40~70年代,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日数逐年代减少;70~90年代,高温闷热天气日数逐年代增多.虽然上述年代高温闷热天气日数的变化趋势与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但高温闷热天气日数在40年代最多,而不是在相对最热的90年代(90年代的平均气温比40年代高1.0℃左右).从形成北京地区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天气系统和北京地区高温闷热天气日数与副热带高压活动的相关性的分析来看,90年代的高温闷热天气日数应比40年代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分析了80年代以来北京地区"城市干岛"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虽然80年代以来北京地区的气温也和全球其他地方一样呈现出变暖的趋势,夏季的"城市热岛"强度也呈现增强的趋势,进而增加了北京夏季发生高温闷热天气的可能性,但由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干岛"效应使北京城区夏季的相对湿度减小,加上高温时人体舒适度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更敏感,从而对冲掉了部分由于气温变暖和城市热岛增强而增加北京发生高温闷热天气的可能性.
- 王喜全龚晏邦
- 关键词:全球变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人体舒适度
-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被引量:39
- 2008年
- 分析了通榆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和农田下垫面2003-2005三年来地表反照率的日、季和年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及土壤湿度的关系.发现退化草地和农田下垫面的地表反照率具有相似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冬季较大,夏季较小;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随天气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晴天日变化曲线形如“U”形,雨后晴天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是先低后高,雪后晴天是先高后低,多云天日变化波动较大,阴天几乎没有日变化.两下垫面地表反照率的差异在冬季主要受降雪影响,最大为0.04;在夏季受降雨的影响较大,但地表反照率差异不大,只有0.01;秋季由于下垫面植被的差异,地表反照率差异最大可达0.04.对于三年平均地表反照率,退化草地在春、夏、秋和冬季分别为0.25,0.22,0.24和0.32,农田春、夏、秋、冬季分别为0.25,0.21,0.22和0.33.地表反照率随着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减小;当太阳高度角大于40°时,地表反照率基本上趋于不变.在生长季地表反照率与表层土壤湿度存在负指数关系.
- 刘辉志涂钢董文杰
- 关键词:半干旱区地表反照率土壤湿度太阳高度角
- 中国区域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分布——机理模型模拟与遥感反演比较被引量:47
- 2010年
- 叶面积指数是表征植被冠层特征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决定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它对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范围的叶面积指数只能通过遥感反演和机理模型模拟获得,而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取的叶面积指数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在0.1°×0.1°经纬度网格上模拟产生了中国区域叶面积指数并与两套使用不同遥感反演方法生成的叶面积指数在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方面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中国区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整体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趋势。中国区域植被生长的季节变化受季风影响显著,与气温及地表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中国区域叶面积指数整体呈现夏季高、春秋季次之而冬季低的趋势。
- 黄玫季劲钧
-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样带
- 气候年际变率对全球植被平均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改进后的通用陆面模式的动态植被模式(CLM-DGVM)研究当前气候条件下气候年际变率对全球潜在植被平均分布的影响。设计两组区域数值实验,一组使用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衍生的1960—1999年多年气象数据循环驱动,对照实验使用这40a的气候平均态或单年气象资料驱动(即没有气候年际变率),分别考察有无气候年际变化对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潜在植被分布平衡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1950—1999年上述数据及对应的气候平均态为驱动做两组全球实验。结果表明气候年际变率导致全球植被总覆盖度下降,其中树和灌木减少而草增加;全球平均覆盖度的变化按常绿树、草、灌木、落叶树顺序递减,而相对变化(即格点覆盖度差异的绝对值的全球平均值与气候平均态下植物覆盖度的比值)按灌木、草、落叶树、常绿树顺序递减。在温度、降水、风速、比湿、光照、气压等6种气候因子中降水年际变率对于植被平均分布影响最显著。受降水影响,当年降水小于1200mm时植被总覆盖度的差异随其变率增加而下降,其它时候影响不明显。年降水小于1500mm时树减少,幅度随其年际变率变大而增加。常绿树无论降水多寡均减少,而落叶树在年降水大于1500mm时随其变率变大而增加。草在年降水小于1500mm、变率为中等时差异最大,降水较大时其年际变化对草的影响不大。温度年际变率对落叶树分布影响不大而使常绿树减少,尤其是在寒带,其幅度大致随变率增加而变大。草主要在温度高于-10℃增加而灌木在温度低于0℃增加。植被总体覆盖度在温度高于0℃时受影响普遍降低,降低的区域对应于温度年际变率较大的区域。以上结果说明用气候模式或生物地理模式预测未来植物分布时要同时考虑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两方面的变化。
- 邵璞曾晓东
- 关键词:植被分布覆盖度
- 内蒙古羊草和大针茅草原下垫面水汽、CO_2通量输送特征被引量:13
- 2010年
- 利用涡动相关技术对2007年8月18日~9月12日在内蒙古羊草和大针茅草原样地上进行微气象观测,比较了两种草原生态系统下垫面水汽、CO2通量交换的差异,结果表明:(1)羊草样地的气温、地表温度和水汽压较小;羊草和大针茅样地的地表反射率平均值分别为0.17和0.16;(2)受土壤水分胁迫控制,羊草和大针茅样地的有效能量主要分配为感热通量,平均波文比分别为3.70和2.69,潜热通量在大针茅样地更大,有随着土壤湿度持续减小而减小的趋势;(3)羊草和大针茅样地在观测期间表现为CO2的源,日均释放率分别为0.97 g.CO2.m-2.d-1和0.43 g.CO2.m-2.d-1。受土壤水分胁迫和草地生理作用的控制,日间羊草和大针茅样地都出现了CO2通量的衰减。
- 王雷刘辉志David SchaffrathChristian Bernhofer
- 关键词:半干旱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水汽通量CO2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