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03015)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宇吴炎王薇吴伟晴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性腺功能
  • 1篇性腺功能减退
  • 1篇性腺功能减退...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替代治...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糖尿病合并
  • 1篇糖尿病足
  • 1篇替代疗法
  • 1篇自我效能
  • 1篇综合征

机构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1篇吴伟晴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雄激素替代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雄激素替代治疗(TST)对糖尿病合并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合并LOH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十一酸睾酮注射液250 mg肌肉注射,每月1次;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每月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老年男子症状量表(AMS量表)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和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MS量表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均有明显上升,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腰椎和髋骨骨密度(BMD)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TST糖尿病合并男性LOH安全有效,且有利于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患病风险。
吴炎王薇周宇游甦刘泽林邓春艳
关键词: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2型糖尿病雄激素替代疗法
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其自我效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对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平均为(6.74±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抑郁水平、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与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密切相关(P<0.05),而患者其他临床指标与其自我效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差、有抑郁情况、没有运动治疗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家庭人均月收入、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抑郁水平、运动治疗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从这几个方面着重制定一些干预措施,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吴炎王薇张睿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效能
艾塞那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新诊断T2DM合并M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艾塞那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肽、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体质量减轻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TG、LDL-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素抵抗情况和胰岛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肽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17例和1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但均在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围,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好转。结论艾塞那肽对新诊断T2DM合并MS患者�
吴炎吴伟晴张睿王玉磷曾君戴勇
关键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疗效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据是否出现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足组(41例)和非糖尿病足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情况以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足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足的独立因素分别为年龄(OR=1.124,P=0.003)、糖尿病肾病(OR=9.352,P=0.000)、hs-CRP(OR=1.879,P=0.000)以及Hb A1c(OR=1.378,P=0.000)。结论年龄、糖尿病肾病、hs-CRP以及Hb A1c均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吴炎张睿王玉磷吴伟晴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