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50502)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马重芳鹿院卫吴玉庭孙晓丽杜文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熔融
  • 3篇熔融盐
  • 3篇传热
  • 2篇自然对流
  • 2篇储热
  • 2篇传热规律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效率
  • 1篇释热
  • 1篇数值模拟
  • 1篇腔式吸热器
  • 1篇热系统
  • 1篇热性能
  • 1篇热性能分析
  • 1篇吸热器
  • 1篇显热
  • 1篇硝酸盐
  • 1篇流形
  • 1篇隔板
  • 1篇多云

机构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吴玉庭
  • 3篇鹿院卫
  • 3篇马重芳
  • 2篇李小丽
  • 2篇杜文彬
  • 2篇孙晓丽
  • 1篇常春
  • 1篇李鑫
  • 1篇张强强
  • 1篇徐立
  • 1篇于强

传媒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熔融盐单罐显热储热基本原理及自然对流传热规律被引量:6
2015年
熔融盐双罐显热储热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储热成本较高。为了降低储热成本,本文提出在储热罐内布置浸没式换热器实现熔盐单罐储热和释热新方法,分析了熔融盐单罐储热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垂直布置交错排列两根水平圆柱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的规律。研究发现,为了增强管排表面自然对流传热,两根圆柱的垂直间距不宜过小,而水平间距不宜过大,这些研究结果为熔融盐单罐储热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鹿院卫杜文彬吴玉庭李小丽马重芳
关键词:熔融盐显热储热自然对流
熔融盐单罐储热系统释热传热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熔融盐单罐储热相对于双罐储热可以节省储热成本,为了得到单罐储热系统内熔融盐释热传热规律,本文将螺旋盘管换热器布置在圆柱形隔板与罐壁形成的环形通道内,实验分析圆柱形隔板调整流场前后单罐储热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圆柱形隔板起到了罐内熔盐流场的调节作用,进而提高了螺旋盘管内释热介质出口温度、换热器换热量以及换热器的瞬时效率,缩短了取热时间。这些研究结果为熔盐单罐储热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孙晓丽鹿院卫崔锡民于强吴玉庭马重芳
关键词:释热
水平圆柱表面熔融硝酸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得到熔融硝酸盐的自然对流传热规律,对单一硝酸盐和三元混合硝酸盐分别采用6种不同直径(0.1、0.4、1、4、10、40 mm)水平圆柱体及3种不同介质温度(573、623、673 K)进行数值计算,与各经典关联式进行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Fand关联式的预测值最接近。对计算结果拟合得到水平圆柱表面熔融硝酸盐层流自然对流传热简单预测关联式,并与熔融Li NO3自然对流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结果在拟合关联式预测值的±20%范围内,验证了拟合关联式的可靠性。
鹿院卫李小丽杜文彬孙晓丽吴玉庭马重芳
关键词:层流数值模拟
多云气象条件下熔融盐腔式吸热器的热性能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室内熔融盐腔式吸热器的实验平台研究了频繁云遮对熔融盐腔式吸热器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在辐照剧烈变化时,吸热器的出口温度响应情况以及多云天气持续的时间对吸热器平均热效率的影响,实验台采用国内自主研制的新型熔融盐。实验发现,相比于剧烈变化的输入功率,熔融盐吸热器的出口温度变化较为平缓。从管板温度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吸热器壁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与壁面温度成正比。另外,分析了多云气象条件下储热罐中熔融盐体积与盐罐中流体平均温度的关系,储热罐中熔融盐体积越大,吸热器出口温度的波动对盐罐内熔融盐温度的影响就越小,但是当储热罐中熔融盐体积大于一定值时,这种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张强强李鑫常春徐立
关键词:熔融盐吸热器热性能多云
Research on a Manifold Micro-channel Heat Sink Applied in High Concentrated Solar Cells
2013年
该文对歧管式微通道冷却技术在聚光电池冷却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歧管式微通道冷却技术有助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高热流密度冷却,较为适合高聚光比的密集阵列聚光电池系统。文中对歧管式微通道热沉热阻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该种结构完全基于半经验公式的一维传热模型,并分析影响总热阻的主要因素。同时,对电池-热沉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此范围内实验与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电池-热沉系统的整体热阻低于1×10-4 m2·℃/W。结合聚光电池的性能模型,可获得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效率、温度等性能参数随聚光比的变化情况。
JU Xing LI Xin ZHANG Xiliang XU Li
关键词:流形辐射通量电池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