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112106000018)
- 作品数:4 被引量:75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春增李本银曹卫东刘小粉王守刚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原状土与填装土水分特征曲线及孔隙分布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对原状土和填装土的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孔隙分布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合理进行农业耕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原状土和填装土的测定曲线相交于pF2.7,当0≤pF<2.7时,填装土含水量大于原状土,而当2.7
- 王守刚刘小粉刘春增李本银薛毅芳
- 关键词:原状土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孔隙
- 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2年
-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紫云英-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结构、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有机肥1 500 kg/hm2+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CK)、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30 000 kg/hm2(B1)、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45 000 kg/hm2(B2)和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60 000 kg/hm2(B3)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未显著提高大团聚体的含量,却明显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改善了土壤结构,且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随着紫云英翻压量增加,水稻生育期逐渐延长(CK
-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丰大清刘祥臣曹卫东
-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全氮水稻产量
- 紫云英不同翻压时期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3年
- 为了明确紫云英作为稻田绿肥利用的最佳翻压时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紫云英不同翻压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翻压紫云英,土壤耕层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紫云英高22.8%、11.0%、2.1%和23.2%、11.5%、4.4%,盛花期翻压紫云英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氮钾养分;盛花期翻压紫云英水稻产量达到9 288.0 kg/hm2,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紫云英分别高16.3%、4.9%、3.1%。盛花期是翻压紫云英的最佳时期。
- 吕玉虎刘春增潘兹亮李本银曹卫东
-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养分水稻产量
- 紫云英配施不同用量化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3年
- 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探讨翻压等量紫云英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即紫云英还田分别与100%化肥(A1,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80%化肥(A2)、60%化肥(A3)和40%化肥(A4)配施。结果表明,尽管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处理间无差异,但在化肥施用量减少到60%或80%情况下,〉2mrn和0.25.2mm团聚体内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却明显提高,有机碳和全氮规律分别为A3〉A2、A1〉A4和A2〉A1〉A3、A4;0.25~2mm团聚体是土壤中占绝对优势的粒级,它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也最大,化肥施用量的减少有利于其形成和积累,这利于良好土壤结构的形成;速效氮、磷随化肥施用量的降低而减少,水稻产量并未下降,大小为Al、A2〈A4〈A3。总之,施80%和60%化肥效果优于100%化肥,施40%化肥即可达到100%化肥的效果。因此,在施用等量紫云英(22500kghm-2)条件下,化肥施用量可减少到40%。
-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 关键词:团聚体有机碳全氮水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