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201108117)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映辉沈柏儒杨成刚吴妍李毅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亲过敏史及血IgE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双亲过敏病史及脐血IgE水平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禅城区中心医院产检的孕妇共161例,孕期行母血IgE、分娩后行脐带血IgE检测。同时对夫妇双方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出生后的婴儿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观察婴儿有无出现过敏性疾病。结果男方有过敏病史患者中,其妻子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妻子血Ig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女方有过敏史患者中,其血IgE及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双方均过敏史患者中,母血及脐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37例(37.8%)。夫妻双方均有过敏史的患者中共有3例(30%)新生儿出现过敏表现。男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16例(43.2%)。结论夫妻双方的过敏体质更易提高胎儿的过敏风险,其中与母亲的关系密切。新生儿过敏的发生时间主要在前2个月,主要以皮肤过敏为主。
- 吴妍沈柏儒张映辉钟梅陈惠燕李毅杨成刚曾燕飞
- 关键词:过敏史婴儿过敏性疾病
- 新生儿脐血IgE与母血IgE及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IgE与母血IgE及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孕妇200例,有过敏史者79例(观察组)、无过敏史者121例(对照组)。两组均于孕中期(孕13~27周)采集肘静脉血,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结扎前采集脐带静脉血,检测血清IgE。对婴儿进行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并分析新生儿脐血IgE水平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母血、新生儿脐血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新生儿脐血IgE水平与母血IgE水平呈正相关(r=0.517,P〈0.05)。观察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为68.35%(54/79),对照组为10.74%(13/121),两组比较P〈0.01。有过敏性疾病婴儿IgE分级2、3级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无过敏性疾病婴儿,而IgE分级0、1级的构成比明显低于无过敏性疾病者(P均〈0.05)。结论有过敏史的孕妇血清IgE及其新生儿脐血IgE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母血、新生儿脐血IgE水平增高可增加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 苏敏张映辉
-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孕产妇新生儿IGE
- 脐血IgE及母血IgE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 研究脐血IgE及母血IgE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母亲过敏史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产检的孕妇共40例,对孕妇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孕期行母血IgE、分娩后行脐血IgE检测。对出生后的婴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婴儿有无出现过敏性疾病。结果 脐血IgE与母血Ig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有过敏史及无过敏史组的母血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Ig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血IgE水平正常组(IgE〈350 U/L)与升高组(IgE≥350 U/L)的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亲有过敏史更易提高胎儿的过敏风险,孕期监测母血IgE及脐血IgE对预测新生儿过敏性疾病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脐血IgE对于新生儿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高于母血IgE。
- 张映辉梁娇沈柏儒林思瑶杨成刚甄曼华
- 关键词:脐血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