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2)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伯桥郑义朱冬梅张平平张建波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小麦
  • 2篇小麦品种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理化特性
  • 1篇选育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垂穗披碱...
  • 1篇优质强筋
  • 1篇优质强筋小麦
  • 1篇诱变
  • 1篇陕253
  • 1篇穗部
  • 1篇添加剂
  • 1篇披碱草
  • 1篇强筋
  • 1篇强筋小麦
  • 1篇种群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小麦淀粉

机构

  • 2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伯桥
  • 1篇张平平
  • 1篇宋健民
  • 1篇马啸
  • 1篇张贞彩
  • 1篇戴双
  • 1篇张昌兵
  • 1篇游明鸿
  • 1篇邢永秀
  • 1篇鄢家俊
  • 1篇董剑
  • 1篇白史且
  • 1篇梁灵
  • 1篇朱冬梅
  • 1篇张新全
  • 1篇郑义
  • 1篇张建波
  • 1篇彭芹
  • 1篇程敦公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优质强筋小麦陕253面条加工技术研究
为了研究并提高优质小麦陕253的面条加工品质,以优质小麦陕253的小麦粉为材料,研究了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醒发时间对其面条结构特性的影响,并以大豆分离蛋白和沙蒿粉为添加剂对其面条品质进行了改良。结果表明:陕253小麦粉当...
董剑梁灵李雷杨改河高翔
关键词:陕253添加剂
文献传递
EMS诱变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对1.2%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的济麦20、济麦22诱变群体M3单株种子理化特性的分析,为小麦淀粉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方法】分别利用快速粘度仪(RVA)、近红外分析仪、耐高温α-淀粉酶法对淀粉糊化特性、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济麦20、济麦22诱变材料糊化粘变异度系数分别在12.25%~25.48%和30.92%~40.61%之间;济麦22诱变材料直链淀粉平均含量低于未诱变材料,而济麦20的相差不大;济麦22诱变材料抗性淀粉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济麦20。【结论】两个小麦品种诱变材料糊化粘度变异程度、变化趋势均不同,可形成不同品质、不同功能的淀粉材料。
张贞彩戴双程敦公彭芹邢永秀宋健民
关键词:EMS诱变淀粉理化特性
川西北高原不同野生垂穗披碱草种群穗部形态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对分布于川西北高原的12个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种群的15个穗部形态性状进行了研究.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12个种群穗部形态学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868),且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种群内部(71.91%)大于种群间遗传变异(28.09%);聚类分析把12种群的材料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表明小稳宽、小穗长、外稃长、内稃长、穗长、单稳重和穗节数是造成12个种群垂稳披碱草稳部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
张建波白史且张新全马啸鄢家俊张昌兵游明鸿
关键词:垂穗披碱草聚类分析
长江流域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对连续两年(2004年和2005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区试长江流域(上游组和中下游组)的12个小麦品种(系)的8个品质性状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仅1个品种达到国标弱筋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环境因素对容重、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的影响较大,其他品质性状主要由相应基因控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与稳定时间、沉降值与最大抗延阻力、沉降值与拉伸面积,以及最大抗延阻力与拉伸面积等性状间在2004年和2005年均呈显著正相关;供试小麦品种的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基本上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有效穗数与沉降值、有效穗数与稳定时间在两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张伯桥郑义张平平朱冬梅
关键词:小麦品质主成分分析
应用滚动回交选育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8被引量:6
2009年
为控制生产上小麦白粉病的危害,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利用携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新抗源南农P045为供体亲本,采用"滚动回交",抗白粉病性诱发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抗白粉病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8,2008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2005—2007年度安徽省区试中,平均667m2产429.5kg,比对照扬麦158增产8.1%,增产极显著;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达优质弱筋小麦标准;接种诱发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白粉病,利用Pm21基因连锁标记NAU/Xibao15检测表明其携有Pm21基因。该品种适宜于长江下游麦区推广种植。
张伯桥
关键词:小麦品种白粉病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