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JY072)
- 作品数:3 被引量:331H指数:3
- 相关作者:洪正王万峰周轶海郭培俊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道德风险、监督结构与农村融资机制设计——兼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被引量:102
- 2010年
- 农民融资难是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由于农村普通缺乏抵押品,如何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是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关键。我们的分析表明,组织化(或分散化)和监督有助于降低最低抵押品要求,是农村金融市场两个重要的抵押品替代机制。凭借现代农村转型中的组织化资源,通过农民自组织(合作化)以及他组织(中介化),充分利用农村各类金融资本(或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在资本提供、监督和/或技术咨询和担保上的优势,可以设计出有效的融资(监督)结构,实现农村各类金融资源的有效联结,从而改善农户融资条件。此外,改变农村政策环境如实施恰当的农村财政补贴政策和鼓励适度竞争的金融监管政策也有利于促进农户融资。本文从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角度为理解农村金融体系安排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对于当前我国小农经济现实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 洪正王万峰周轶海
- 关键词:道德风险组织化融资机制农村金融
- 努力不足、过度冒险与金融高管薪酬激励被引量:18
- 2012年
- 次贷危机后人们普遍将金融高管薪酬激励不当视为引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相应的薪酬改革原则和方案,那么如何理解金融高管薪酬激励的特点及这些改革举措呢?本文依据金融中介的基本职能(通过收集信息和积极监督进行资产组合投资)和(投机性)金融资产的泡沫特性,认为金融高管的薪酬激励需要同时考虑诱导努力和风险控制,当面临经理可以同时控制努力水平和资产选择的双重道德风险时,由于资产选择对努力的替代效应,线性激励会导致无关性结果即激励强度与努力水平无关,造成努力不足,而投机性资产的泡沫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效应,并诱发经理的过度冒险行为,即使存在良好治理的董事会时也是如此。各种薪酬改革措施和监管政策讨论需要同时解决努力不足和过度冒险这两个基本问题。
- 洪正郭培俊
- 关键词:金融高管薪酬激励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21
- 2011年
- 本文基于监督机制建立了借款人融资条件决定的道德风险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效率及其对农村融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商业银行缺乏明显的监督比较优势,由其组建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将难以长期持续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因需要全部自有资本运营,对民营资本监督效率提出了过高要求而难以在农村地区普遍设立;资金互助社从农户生产经营中内生出来能有效实施相互监督和合同互联,与专业合作社或龙头公司联合发展时可显著改善农村融资状况。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体现了政府隐性存款担保下国家对于民营资本金融风险的过度防范,以及商业银行为了经营特许权价值作出短期选择的双重契合。进一步的改革需要逐步从国家外生主导模式向民间内生成长模式转变,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和各类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作用。
- 洪正
-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条件改革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