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A516)

作品数:28 被引量:200H指数:8
相关作者:华琦罗鸿宇朱玮玮李菊香李敬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血压
  • 13篇高血压
  • 7篇原发性
  • 6篇血管
  • 6篇原发性高血压
  • 6篇室性
  • 6篇左心
  • 6篇高血压患者
  • 5篇心室
  • 5篇室性期前收缩
  • 5篇期前收缩
  • 5篇左心室
  • 5篇红细胞分布宽...
  • 4篇心血管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心功能
  • 3篇心室肥厚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左心室肥厚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南昌大学第二...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18篇华琦
  • 12篇罗鸿宇
  • 10篇朱玮玮
  • 8篇李菊香
  • 6篇李敬
  • 5篇郝鹏
  • 4篇王钢
  • 4篇武艺
  • 3篇江华
  • 3篇洪葵
  • 3篇苏海
  • 2篇徐旺
  • 2篇侯海霞
  • 2篇俞建华
  • 2篇程晓曙
  • 2篇刘建峰
  • 1篇鲍慧慧
  • 1篇吴清华
  • 1篇杨敬
  • 1篇廖春耀

传媒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6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与心电图及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患者期前收缩负荷、心电图QRS波时限、校正QT间期(correct QT interval by Bazett,QTCB)及心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频发PVCs患者110例,根据期前收缩负荷分为低负荷组(〈10%,n=25)、中负荷组(10%20%,n=54)、高负荷组(〉20%,n=31);另选取无PVCs患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间基本资料、心电图指标、心功能参数等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负荷组、高负荷组QRS波时限增宽、QTCB延长,高负荷组QT间期延长,中负荷组、高负荷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1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LVM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Y=0.047X1+0.088 X2-12.038,F=7.977,P=0.000,标准化回归系数QTCB为0.290,QRS波时限为0.193。结论随期前收缩负荷增加,QRS波时限增宽、QTCB延长、LVMI增加,且QTCB与期前收缩负荷的相关性大于QRS,应注意监测相关指标,早期予以临床干预。
罗鸿宇华琦刘建峰朱玮玮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限校正QT间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1eft atrial diameter,LAD)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 108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入选5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LAD大小分为LAD增大组(196例,LAD≥40 mm)及LAD正常组(384例,LAD〈40 mm)。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及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AD与RDW相关性。结果 LAD增大组年龄、脉压、体质量指数、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及RDW均高于LAD正常组,而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低于LAD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脉压、体质量指数、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及RDW与LAD呈线性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LAD增大的危险因素(OR=1.269,95%CI:1.018~1.582,P=0.03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LAD增大的患者RDW明显升高,并与LAD呈正相关,RDW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增大的危险因素。
李敬华琦刘建峰罗鸿宇朱玮玮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内径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多中心现况调查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了解临床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方法连续收集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病例203例,收集患者个人信息、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住院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用药现状。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和非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利尿剂的总使用率分别为72.6%和83.3%;静脉血管扩张药总使用率分别为91.6%和95.4%,以硝酸甘油为主;口服血管扩张药(单硝酸异山梨酯)总使用率分别为93.7%和86.1%;正性肌力药的总使用率分别为28.4%和49.1%,其中地高辛的使用率分别为3.2%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blocker,ARB)总使用率分别为85.3%和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受体阻滞剂总使用率分别为48.4%和56.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传统的利尿、扩血管治疗目前仍在广泛应用,但正性肌力药的使用相对比较谨慎,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力衰竭病例中,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的使用比例较低。ACEI/ARB在住院治疗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仍有提升的空间。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比例不高,需要临床医生进一步重视。
杨敬华琦李静谭静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FPVC)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FPVC发生LVH的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122例明确诊断为FPVC患者,平均年龄(57.00±13.16)岁。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定义LVH为:女性患者LVMI≥110 g/m^2,男性患者LVMI≥135 g/m^2。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FPVC合并LVH组(观察组,n=66)与FPVC无LVH组(对照组,n=56)。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RDW与FPVC患者LVH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性别、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合并疾病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室早负荷(PVC burden)及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LVMI呈正相关(r=0.259,P=0.0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DW、室早负荷与LVMI呈线性正相关(P〈0.05)。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仍是PVC合并LVH的独立预测因素(OR=0.455,95%CI:0.224-0.922,P=0.029)。结论FPVC患者的RDW与LVMI呈正相关,RDW可能是FPVC患者发生LVH的预测因素。
刘建峰罗鸿宇郝鹏朱玮玮王钢李敬华琦
关键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红细胞分布宽度左心室肥厚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刘建峰华琦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室性早搏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室性早搏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室性早搏患者145例,根据早搏负荷分为2组:中低负荷组(<8 640次/d或360次/h)、高负荷组(>8 640次/d或360次/h),选取同期年龄相匹配且动态心电图检查正常者8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动态心电图、血常规、血糖、血脂,并询问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史。结果三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存在显著差异。以室性早搏为因变量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并校正BMI后发现,MPV、PDW仍与早搏独立相关;以频发室性早搏为因变量行回归分析发现,PDW与频发室性早搏独立相关。结论室性早搏患者MPV、PDW升高,PDW可能与室性早搏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有关。
侯海霞华琦刘建峰罗鸿宇
关键词:室性早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同型半胱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11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男92例,女24例,年龄18 ~70岁,(47.4&#177;12.7)岁.所有患者常规行心电图、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生化检测,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所有患者入院第二天抽血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脑钠肽(BNP)水平,并与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发作期、排除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比较.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心功能级别呈正比,与血浆BN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667,P<0.01),与左室舒张未径和收缩末径显著相关(r=0.498,P<0.01;r=0.462,P<0.01);而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55,P<0.01).结论 血HCY的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B型脑钠肽呈正相关,从而为慢性心力衰竭程度的评价提供新的指标.
李菊香廖春耀江华夏珍俞建华洪葵苏海吴清华程晓曙
关键词:心肌病心功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新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LVH组(n=210)和高血压无LVH组(n=290),分析RDW与高血压患者LVH的相关性。结果与高血压无LVH组比较,高血压合并LVH组的RDW水平明显升高[(13.17±0.67)%vs(12.70±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DW水平与LVMI呈正性相关(r=0.54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收缩压、空腹血糖、血尿酸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因素后,RDW仍是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17,95%CI 1.949-3.787,P<0.05)。结论与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比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RDW水平明显升高;RDW升高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建峰武艺郝鹏戴晶平袁荣华赵丽程京飞李海松华琦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4年7~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高血压门诊36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连续选取100名同期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性及血常规等。采用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eGFR水平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两组:eGFR下降组(eGFR〈90 ml·min-1·1.73 m-2)102例与e GFR正常组(eGFR≥90 ml·min-1·1.73 m-2)262例。并比较RDW、eGFR、BMI和生化指标等参数在各组间的变化差异,分析RDW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BMI[(25.84±2.95)kg/m2比(23.79±3.12)kg/m2]、TG[(1.96±1.34)mmol/L比(1.58±0.69)mmol/L]、血尿酸[(325.37±88.97)mmol/L比(296.63±80.11)mmol/L]和RDW(13.05%±0.87%比12.59%±0.61%)水平升高,HDL-C[(1.43±0.38)mmol/L比(1.61±0.33)mmol/L]和e GFR[(104.63±28.47)ml·min-1·1.73 m-2比(124.49±25.96)ml·min-1·1.73 m-2]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在高血压患者中,与e GFR正常组比较,e GFR下降组的年龄[(62.6±9.3)岁比(59.9±8.8)岁]、BMI[(26.99±3.05)kg/m2比(25.39±2.78)kg/m2]、收缩压[(163.44±15.18)mm Hg比(154.42±12.27)mm Hg]、高血压病程[(12.4±3.7)年比(9.8±3.6)年]、血尿酸[(358.84±97.93)mmol/L比(312.34±81.79)mmol/L]、肌酐[(87.56±21.16)μmol/L比(58.60±11.01)μmol/L]、尿蛋白阳性率(46.10%比21.00%)及RDW(13.45%±0.94%比12.90%±0.79%)均升高,而eGFR[(73.85±12.32)ml·min-1·1.73 m-2比(116.61±23.54)ml·min-1·1.7
刘建峰华琦罗鸿宇朱玮玮李敬王钢
关键词:高血压红细胞分布宽度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老年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5
2013年
研究表明,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达4.9%[1],而其中约40%-50%的糖尿病患者又合并高血压[2]。Framingham研究显示[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的死亡风险和9%的心血管事件归因于糖尿病,而44%的死亡风险和41%的心血管事件归因于高血压。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可使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24%[4]。
俞菊梅李菊香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降压目标药物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