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创新计划(02CJ-14-05-01) 作品数:4 被引量:16 H指数:3 相关作者: 于伟东 殷祥刚 吕志军 杨建国 肖远发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华大学 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技术创新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基于CBR和ANN的精纺纱智能化加工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2006年 基于事例的推理(CB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建立了精毛纺纱线质量智能预报加工模型。通过CBR,根据所加工产品的主要特征,能够从历史数据库中快速提取出与设计特征参数最为相似的案例,相似性高的案例排在检索案例前面。利用ANN预报模型对所调整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相应的加工工艺参数及产品质量指标,预测所加工纱线的质量指标,并与实际要求比较,确定最终的加工参数;另一方面,根据所要加工纱线的质量要求,反演所需毛条的相关质量指标,以便企业能够用较低的原料成本生产同样质量的纱线。 殷祥刚 吕志军 于伟东关键词:CBR ANN 纱线质量 染色后纤维性能对精毛纺加工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应用Sirolan-Tensor毛束纤维强力仪对染色毛条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染色前后纤维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变化,得知染色对纤维初始模量的影响最大。分析了纤维的初始模量对后道产品加工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初... 殷祥刚 李立明 于伟东关键词:染色 初始模量 文献传递 纺织工业中的虚拟加工技术与模式 被引量:7 2005年 简要介绍了纺织品加工过程、人工神经网络(ANN)及其相关算法的特征。通过 ANN 技术建立的原料、纺纱、织造和后整理预测/反演模型,能够优化生产工艺,预测与控制产品质量,是纺织设计与虚拟加工的基础。采用主因子、聚类、案例模板和 ANN 等算法完成对输入参数的归纳、筛选与增补,是提高预测/反演模型精度和效率的有效步骤。以此构建的模块组合式虚拟加工系统,对纺织工业的快速、准确和理性加工,纺织品的低成本和高质量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于伟东 杨建国关键词:纺织品 人工神经网络 反演 基于智能技术的精毛纺织品全程虚拟加工系统 被引量:2 2008年 为实现精毛纺织品全程的虚拟加工,通过对各主要工序特点和加工参数的分析,提出了模型建立的参数和思路.利用企业实际生产加工数据建立的粗纱、细纱、织造和后整理预报模型,除经向缩水率和经纬向汽蒸收缩率3项指标的平均预报精度较低外,其余工序各指标均高于80%,使虚拟加工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虚拟加工实例的结果表明,利用虚拟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纺织企业管理、决策、生产成本核算以及工艺优化的效率和科学性. 殷祥刚 项前 吕志军 于伟东关键词:智能技术 用BP神经网络预测精纺毛织物后整理质量 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确定合理的输入层单元数、隐层节点数 ,以 3层BP神经网络建立了原料、纱线和后整理工艺参数与织物质量间的关系 ,对实际加工工艺进行预测 ,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 ;同时建立了织物质量与工艺参数间的关系 ,并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反演预测 。 肖远发 于伟东关键词:精纺毛织物 织物质量 后整理工艺 纱线 工艺参数 BP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