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1YZ269)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渊午丽娟王庆明张栋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电机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材料残余应力对硬度测试影响程度的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测试了材料在残余应力下的硬度,分析了残余应力影响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说明有限元分析正确,在此基础上,定性定量地分析了残余应力对于硬度的影响,建立了硬度与残余应力之间关系的拟合函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对硬度影响明显,而残余压应力对硬度影响较小;载荷大小和残余拉、压应力程度影响压痕周围弹塑性变形从而产生隆起量或下沉量,引起压痕深度、接触面积的变化,影响硬度测量值。
- 孙渊张栋午丽娟王庆明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基于能量法的材料弹塑性能力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纳米压痕测试法探讨了碳纤维的弹塑性变形行为,得到了在0.5mN和2.5mN下的非线性载荷与位移曲线、最大压入深度hmax、压痕接触深度hc以及残留压痕深度hf,并计算了碳纤维的弹性回弹能力ζ和塑性变形能Eelastic。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弹性回弹量e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但回弹能力ζ将随着载荷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塑性变形能Eelastic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即材料的储存能量的能力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而弹性能量恢复率η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少,即材料释放能量的能力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减少,对于碳纤维其弹性能量恢复率小于弹性回弹能力,即η<ζ。
- 孙渊
- 残余应力影响下的圆锥压入问题
- 2012年
- 利用有限元分析了材料在压痕过程中各变量,并计算了硬度HRC值,与在硬度试验中所测HRC值吻合,证实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试件具有残余应力时的压入响应问题,研究了残余应力对圆锥压入响应的影响,探讨了压痕法测试残余应力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残余拉、压应力以不同程度影响压入响应,压应力使圆锥压头处出现隆起量,而拉应力使其出现下沉量,该表现用于直观法预测残余应力;拉应力使压痕处塑性区域增加,压应力使塑性区域减少,在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时,由于塑性区域事先的未知性而影响应变测试位置的确定,从而影响测量残余应力的准确性。
- 孙渊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高熵合金的接触弹塑性行为
- 2016年
- 通过纳米压痕法研究了高熵合金AlCrCuFeNi2两个区域的压痕弹塑性行为,分析了载荷下最大压痕深度、弹性回弹量、接触刚度、弹性能和弹性回弹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区域Ⅰ的弹性模量和回弹量小于区域Ⅱ的弹性模量和回弹量;区域Ⅰ与区域Ⅱ的弹性回弹率基本相同,并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下降;区域Ⅰ的弹性能大于区域Ⅱ的弹性能,并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区域Ⅰ弹性回复能力大于区域Ⅱ的弹性回复能力,并且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下降;接触刚度S与接触深度hc基本成线性关系。
- 孙渊
- 关键词:高熵合金纳米压痕
- 预应力下实验标定的盲孔法测试技术被引量:3
- 2011年
- 分析了盲孔法测量构件残余应力的理论基础,利用实验标定法确定材料在不同预应力下的应变释放系数A′和B′,并在理论释放系数A和B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施加预应力-400~400 MPa后,通过盲孔法测量得到了应变值,并根据所得的A′和B′计算获得了残余应力。研究结果表明:A′和B′与应力水平有关,采用预应力下实验标定法进行盲孔法测试,计算所得残余应力值与实际的预应力值吻合程度较高,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误差,其相对偏差范围在2.2%~10.1%。研究结果可作为压入响应实验结果比较对象,促进压入响应下的残余应力测试应用研究。
- 孙渊
- 关键词:预应力残余应力
- 碳纤维的纳米压痕行为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纳米压痕测试法探讨了碳纤维和基体材料的压入响应,获得了在各自载荷范围下的载荷和位移曲线,得到了在载荷作用下压痕参数即最大压入深度、接触深度和残留压痕深度,以及相应的硬度和接触弹性模量。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压入深度、接触深度和残留压痕深度均随载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硬度、接触弹性模量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基本上保持稳定的值。当载荷继续增加至其所产生的压痕尺寸不足于周围区域的十分之一,所测得碳纤维的接触弹性模量较小,所测得的基体材料接触弹性模量较大,碳纤维的接触弹性模量与基体性能在较大载荷下存在较明显的依赖关系即基体效应。
- 孙渊
- 关键词:纳米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