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J0354)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孔祥海丁力李振基邱丰艳李思更多>>
相关机构:龙岩学院厦门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阔叶
  • 5篇阔叶林
  • 5篇常绿
  • 5篇常绿阔叶
  • 5篇常绿阔叶林
  • 3篇植物
  • 3篇群落
  • 3篇物种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区系
  • 2篇群落结构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物种组成
  • 2篇梅花山自然保...
  • 2篇保护区
  • 2篇常绿阔叶林群...
  • 1篇地理成分

机构

  • 7篇龙岩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7篇孔祥海
  • 3篇丁力
  • 2篇李振基
  • 2篇邱丰艳
  • 1篇陈小红
  • 1篇蒋昌顺
  • 1篇王海斌
  • 1篇黄素华
  • 1篇吴云芳
  • 1篇林婉玉
  • 1篇赖红英
  • 1篇赵秀萍
  • 1篇李思
  • 1篇陈少彬
  • 1篇崔立霞
  • 1篇卢莎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植被的1.6 hm2样地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成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优势科是樟科、壳斗科、木兰科、紫金牛科和山茶科等;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地理性质;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建群树种多,且部分不同的建群种间可组合构成不同的群丛,群落类型呈现多样化;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外貌以单叶、革质、全缘和中小型叶为主的常绿中、小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在物种组成数量、科属分布区类型和生活型谱以及叶的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中亚热带南部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孔祥海黄素华陈小红邱丰艳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
闽西九溪庐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2015年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对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性碳循环平衡和人类的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九溪庐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的7个样方面积1 000 m2的样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九溪庐常绿阔叶林有37科57属共75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7种种子植物32科51属68种;(2)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为4.25、Simpson指数(D)为0.981和群落优势度(C)0.019;(3)各层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的变化趋势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群落优势度(C)为藤本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孔祥海丁力陈少彬王海斌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红叶石楠叶片发育的形态特征及色素含量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以红叶石楠植株同一枝条上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为试材,以叶面积、鲜重、干重、质体色素和花青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测量与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红叶石楠叶片发育的形态特征及色素含量变化,以期揭示叶片形态特征与色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色由红转绿过程中,叶含水量、单位面积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叶干重、单位面积的干重和相对干重则呈现上升趋势,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叶片各种色素含量变化,在叶色由红转绿的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而花青苷的相对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红叶石楠叶片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显著;叶色变化是由色素含量差异引起,其中关键因素是花青苷相对含量变化。
孔祥海李思丁力邱丰艳
关键词:红叶石楠叶片发育质体色素花青苷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比例明显大于温带与泛温带区系成分,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常绿、木本、高位芽植物是决定其外貌主要因素.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2个乔木亚层、1~2个灌木亚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较为丰富.通过不同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无论区系组成与成分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孔祥海李振基
关键词: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群落外貌群落结构
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植被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植物计有116科235属39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 ;在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统计与分析中,热带分布55科、温带分布21科,热带分布142属、温带分布68属,热带分布231种、温带分布148种,其中中国特有分布类型有1科、7属51种,热带、亚热带分布区类型与温带分布区类型的比例分别为100∶38 .18、100∶47 .89和100∶64 .07 ,说明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地理性质;构成闽西绿阔叶林群落乔木与灌木层的数量优势表征科为樟科、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茜草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等多为热带或亚热带科,均为华夏植物区系的典型成分,且含有许多古老、原始的类群;通过比较不同纬度分布的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中亚热带植物区系向南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
孔祥海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区系分析分布区类型
二甲戊乐灵诱导金线莲多倍体被引量:7
2015年
本研究以二倍体的金线莲无菌苗顶芽为试验材料,选择二甲戊乐灵、处理时间为试验因子进行完全试验设计,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二甲戊乐灵对金线莲多倍体诱导的诱变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金线莲对二甲戊乐灵较为敏感,随着二甲戊乐灵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植株的死亡率和变异率升高。在二甲戊乐灵处理浓度为200μmol·L-1、处理时间8 d的条件下,对金线莲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率可达到44.17%。对诱导处理后获得的变异植株进行形态和细胞学鉴定,变异植株呈现茎秆粗壮、叶片宽大肥厚、气孔器变大以及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增加等多倍体植物的特征,说明二甲戊灵能在离体条件下能有效诱导金线莲产生多倍体,可替代秋水仙素对金线莲细胞染色体的加倍作用,用于多倍体品种选育。
赖红英赵秀萍林婉玉吴云芳孔祥海
关键词:金线莲无菌苗多倍体离体培养
福建茶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其种子胚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优化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MS+1.00mg·L-1 2,4-D+0.05mg·L-1BA的培养基配方能较好的诱导福建茶种子的胚产生愈伤组织;MS+1.00mg·L-1NAA+0.05mg·L-1玉米素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合福建茶愈伤组织的生长和继代的培养。
丁力崔立霞卢莎蒋昌顺
关键词:福建茶愈伤组织
福建梅花山常绿阔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海拔梯度格局被引量:14
2012年
常绿阔叶林是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采用样带与典型群落调查法对区内的常绿阔叶林14400m2样地展开调查,并对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度、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64.42、10.75、5.75、3.50、0.58,且这5种指数在各样带间差异极为显著,并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海拔700m~900m。(2)群落各层次的植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现灌木层(包括幼树和层间植物)>乔木层>草本层的特征。乔木、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样带间差异极显著,变化趋势与群落相似;灌木层与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变化不明显。因此,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呈现单峰分布,并支持中间高度膨胀模式(mid-domainmodel)。
孔祥海李振基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