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无)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陶建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参与
  • 2篇网络政治
  • 2篇网络政治参与
  • 1篇有效性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机制
  • 1篇秩序
  • 1篇社会预警
  • 1篇社会预警机制
  • 1篇组织性
  • 1篇网络
  • 1篇公共秩序

机构

  • 2篇浙江行政学院

作者

  • 2篇陶建钟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政治体系的运转状态,这种改变应该体现在制度的创制目标、制度的创制规则及制度的创制结果上。现今我国政治参与通常是以压力传递、信息传输的方式来改变原有的政治系统,而核心决策体系能否感知这种压力并做出回应,则是政治参与取有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兴形式,其参与有效性的获取,需要有几个因素作为保障。包括网络政治人群体的壮大,网络民意的理性聚集,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共鸣及政府开明的制度供给。
陶建钟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
组织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新趋向——以某艺员杭州受阻事件为例被引量:11
2005年
本文通过对“杭州事件”的组织性分析,认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如网民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更加理性,凸显爱国热情;组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场景;政治参与的区域特色增强,形成一些特定的参与群体等。组织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与“快闪”行动有类似之处,都隐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基于网络监测的社会预警机制,在保护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政治参与行为的合法化和理性化。
陶建钟
关键词:政治参与社会预警机制网络政治公共秩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