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3A3080502)

作品数:31 被引量:121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志刚吴海强许卓谦吉坤美何毅华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变应原
  • 9篇免疫
  • 8篇哮喘
  • 6篇德国小蠊
  • 6篇小鼠
  • 6篇美洲大蠊
  • 6篇免疫学
  • 6篇过敏
  • 6篇过敏性
  • 5篇蛋白
  • 5篇BLA
  • 4篇克隆
  • 4篇纯化
  • 3篇道炎症
  • 3篇炎症
  • 3篇食品
  • 3篇食品过敏原
  • 3篇气道
  • 3篇气道炎症
  • 3篇哮喘小鼠

机构

  • 30篇深圳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深圳市微生物...

作者

  • 31篇刘志刚
  • 6篇吴海强
  • 4篇吉坤美
  • 4篇何毅华
  • 4篇许卓谦
  • 3篇刘晓宇
  • 3篇余晓
  • 3篇李荔
  • 3篇王勤
  • 3篇马慧
  • 3篇喻海琼
  • 3篇练玉银
  • 2篇于琨瑛
  • 2篇丘劲
  • 2篇冉丕鑫
  • 2篇刘瑞涛
  • 2篇李启沅
  • 2篇王广伟
  • 2篇夏立新
  • 2篇陈家杰

传媒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缢蛏泛变应原原肌球蛋白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作为泛变应原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本研究从缢蛏中克隆出一个原肌球蛋白基因。缢蛏(Sinonvacula constricta)购于深圳市水产品市场。9个缢蛏过敏病人的阳性血清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和儿童医院(经Unit CAP 检测,2级以上)。缢蛏原肌球蛋白 cDNA片段转入表达载体(pET-28a),引物序列P5:5'-GGACATATG-GAGGCCATCAGTTGGC-3;p3:5'-CCGGAAT-TCTTAGCCAGTCAGTTKCGC-3'。重组原肌球蛋白基因表达按常规方法进行。目标蛋白洗脱组分透析并保存。纯化缢蛏重组原肌球蛋白进行SDS-PAGE,电转到纤维素膜上,再经常规免疫学方法鉴定。重组原肌球蛋白分离后进行酶切,混合肽进行MALDI-TOF-MS质谱鉴定。
李荔李启沅刘志刚
关键词:原肌球蛋白克隆表达免疫学特性缢蛏MALDI-TOF-MS纯化
缢蛏过敏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被引量:3
2007年
以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蛋白,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其抗原成分进行分析,选用缢蛏过敏患者的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印迹,鉴定出主要与次要过敏原.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纯化主要过敏原蛋白,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表明,缢蛏粗提液SDS-PAGE显示有18条蛋白条带,含量高的蛋白有6条,其分子量分别为110kD、55kD、42kD、38kD、35kD和28kD,其中以35kD处最为富集.经Western-Blotting鉴定,58kD蛋白为缢蛏的主要过敏原,38kD、28kD和12kD蛋白为缢蛏的次要过敏原.HPLC体积排阻纯化后得9个峰,以SDS-PAGE检测,58kD的蛋白位于第4峰,其中有一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将该蛋白条带用HPLC反相纯化,得到两个峰.经Western-Blotting鉴定,58kD的主要过敏原位于反相纯化的第2峰.
李荔李启沅刘志刚余晓
关键词:缢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高压液相色谱
经多酚氧化酶处理的德国小蠊低致敏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经多酚氧化酶(PPO)处理的德国小蠊低致敏变应原疫苗对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治疗效果及其治疗机理。方法提取新鲜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将德国小蠊变应原粗浸液与PPO溶液按1∶2混合制备低致敏变应原疫苗。动物实验取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组(模型组)、B组(低致敏变应原疫苗治疗组)、C组(PPO治疗对照组)和D组(正常对照组)。D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经腹部皮下注射致敏、治疗和滴鼻激发。激发结束后第2天进行气道高反应检测。第3天剖杀,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细胞总数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和肺组织炎症、支气管黏液分泌HE染色观察。结果气道高反应检测中A组Penh值随雾化乙酰甲胆碱(Mch)浓度增加变化明显,B组Penh值曲线增幅相对平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Penh值随Mch浓度增加变化最小。A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比D组明显增多,分类细胞以中性和嗜酸粒细胞为主。B组较A组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肺部组织呈明显的变态反应性炎症,B组低致敏变应原疫苗治疗的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和黏液分泌比A、C组明显减少。结论德国小蠊变应原粗浸液与PPO共同作用后变应原性降低。该方法制备的低致敏变应原疫苗治疗可抑制小鼠肺部过敏炎症。
王勤刘志刚马慧李静
关键词:德国小蠊多酚氧化酶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美洲大蠊sIgE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将6只美洲大蠊全虫用液氮研磨提取粗浸液,用阴离子交换剂(DEAE,SephadexA-50)纯化后测定蛋白浓度,并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分别将粗浸液及纯化后的不同浓度变应原点于硝酸纤维膜(NC膜)上,依次加入不同蟑螂过敏患者血清、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IgE二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及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进行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免疫法可检测美洲大蠊粗浸液最低蛋白浓度为0.87μg/ml。在此浓度下,其检出结果与皮试阳性患者血清符合率为90%,与皮试阴性及健康人血清的符合率均为100%。
王勤刘志刚吉坤美
关键词:美洲大蠊特异性变应原SIGE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酮替酚对重组Bla g2变应原诱导小鼠过敏性哮喘疗效的观察
2007年
许卓谦刘志刚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哮喘小鼠变应原BLA酮替酚G2
美洲大蠊变应原Cr-PII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结构预测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RT-PCR技术从美洲大蠊中扩增出变应原Cr-pII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所克隆的片段含有长度为1185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与台湾株来源的Cr-pII(Per a1·0103)有95·9%的同源性。用NdeⅠ和NotⅠ将目的片段从T载体中切下,定向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4a(+),然后成功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Star。经IPTG诱导得到45kDa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分析表明其具有良好的IgE结合活性。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目的蛋白的抗原表位和3D结构模型。
何毅华刘志刚邢苗杨豪
关键词:美洲大蠊变应原克隆
泼尼松对蟑螂致敏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发现蟑螂变应原过敏与哮喘的发病相关。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哮喘的最为有效的药物。然而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后对机体的免疫学指标如抗体,细胞因子等的影响还不确切。为此,我们观察了泼尼松对美洲大蠊提取液致敏的哮喘小鼠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探讨哮喘小鼠治疗后的病理和免疫学改变特点。
许卓谦刘志刚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模型致敏小鼠泼尼松蟑螂免疫学指标哮喘小鼠
家蚕蚕蛹变应原的鉴定、分离与纯化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鉴定、分离和纯化大造(Dazao)品系家蚕(Bombyxmori)的蚕蛹粗提液中的变应原蛋白质组分,为家蚕变应原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了家蚕蚕蛹粗浸液中变应原蛋白质分子,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分别对家蚕蚕蛹变应原蛋白质进行初步纯化。结果在家蚕蚕蛹粗浸液中含有表观分子量分别为80000及30000的蚕蛹变应原;从家蚕蛹全虫粗提液中初步分离到分子量为30000的蛹变应原蛋白组分。结论分离得到的家蚕蚕蛹变应原蛋白组分可用于系统研究家蚕过敏原蛋白分子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张杰刘志刚林格叶湘锋刘瑞涛
关键词:离子交换层析
互隔交链孢霉菌在不同培养基中致敏蛋白组份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互隔交链孢霉菌在不同培养基中致敏蛋白组份的变化,为我国该菌过敏原的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4种不同的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察氏肉汤培养基、察氏酵母膏培养基、细菌合成培养基)培养互隔交链孢霉菌,生长14d后,观察霉菌生长情况,收集菌体制备粗浸液,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互隔交链孢霉菌粗浸液的蛋白质成份及过敏原成份,再用Bio1D软件分析各蛋白质和过敏原组份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在不同培养基中,互隔交链孢霉菌菌体的形态学特征各不相同。4种培养基培养的霉菌菌体的蛋白质组份分别为4、10、11和13条蛋白带;用真菌过敏患者阳性血清免疫印迹显示4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的互隔交链孢霉菌特异性过敏原分别为1、6、2和1条阳性带。其中,察氏肉汤培养基培养的菌体中阳性血清反应带最多,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3000、27000、26000、20000、12000和10000。察氏肉汤培养基、察氏酵母膏培养基、细菌合成培养基培养14d的菌体中都存在一种Mr12000的致敏蛋白组份;并且不同培养基培养的互隔交链孢霉菌各自有其特异性致敏蛋白组份。结论不同培养基成份能够影响互隔交链孢霉菌的形态学特征、菌体蛋白质组份和致敏蛋白组份的数量。
黄志坚魏玺刘志刚李荔
关键词:真菌免疫印迹分析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屋尘螨2组变应原方法的建立
2007年
过敏性疾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尘螨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业已清楚尘螨最主要的致敏成分是Der1、Der2变应原,近年文献报道发现Der2变应原比Der1变应原更稳定及耐降解,Der2与Der1的含量一样高,从而引起了对Der2的更深入的研究,并认为对环境中尘螨含量的监测及评价回避措施有效性等方面用Der2含量更合适。我们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价廉、实用性强的检测屋尘螨2组(Derp2)变应原的以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为基础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练玉银刘志刚吉坤美王广伟刘晓宇
关键词:ELISA检测双抗体夹心屋尘螨变应原原方过敏性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