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99)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彤闫浩吴梦瑶曾庆超谢毅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可视性观测造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某些遗传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植入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能否顺利归巢至骨髓并重建造血是HSCT成功的关键。伴随着对HSC归巢机制的不断认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纯粹的体外功能学研究,如何实现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可视性观测、了解植入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的定植程序成为研究者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双光子显微镜(two-photon microscope)能够对组织或细胞进行三维重建和实时观测,使可视性研究HSC归巢成为现实。本文对可视性研究方法及其在HSC归巢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吴梦瑶陈彤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归巢共聚焦显微镜
-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技术进展
- 2011年
-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可以通过在分化的成纤维细胞中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获得。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在形态,增殖能力,基因表达谱和畸胎瘤形成上没有区别,因此在研究疾病机制,药物筛选和毒理学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旦解决了安全性和效率问题,iPS细胞将在再生医学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从提高转化效率、制备无遗传修饰的iPS细胞和疾病特异性的iPS细胞这3个近来在iPS领域飞速进展的方向做一综述。
- 陈秋雷陈彤姜桦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IPS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具有支持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迁移等能力,并且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BM-MSC与骨髓内造血干细胞、内皮细胞、成骨细胞等其余骨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对骨髓内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他各类细胞间相互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BM-MS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造血调控中发挥的作用。
- 闫浩陈彤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细胞内皮细胞成骨细胞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骨髓造血微环境观测中的应用
- 2011年
-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的研究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发现及其调节作用的不断认知,HSC增殖和分化途径的研究更加深入。成像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对组织或细胞进行三维重建和实时观测,为探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HSC微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影像和数据支持。本文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组成、CLSM的原理和特点以及CLSM在骨髓造血微环境观测中的应用和展望进行综述。
- 曾庆超陈彤谢毅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显微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