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800)

作品数:20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顾行发余涛李正强程天海胡新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遥感
  • 7篇气溶胶
  • 3篇卫星遥感
  • 3篇反演
  • 2篇地基遥感
  • 2篇遥感反演
  • 2篇偏振
  • 2篇观测网
  • 2篇光学
  • 2篇分辨率
  • 2篇分形
  • 2篇NDVI
  • 2篇大气光学
  • 2篇大气气溶胶
  • 1篇地基
  • 1篇定标
  • 1篇定量遥感
  • 1篇订正
  • 1篇多波长
  • 1篇遥感观测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遥...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13篇顾行发
  • 11篇余涛
  • 6篇李正强
  • 5篇程天海
  • 4篇胡新礼
  • 4篇谢东海
  • 3篇栾海军
  • 3篇陈好
  • 3篇田庆久
  • 2篇李莉
  • 2篇陈兴峰
  • 2篇李凯涛
  • 2篇卞良
  • 2篇许华
  • 2篇吴俣
  • 2篇赵利民
  • 2篇吕阳
  • 2篇李东辉
  • 2篇郭红
  • 2篇李保生

传媒

  • 5篇遥感学报
  • 2篇光学学报
  • 2篇遥感信息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Scienc...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角度偏振相机的城市地物偏振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多角度偏振相机(Directional Polarimetric Camera,DPC)获取的典型地表上空多角度偏振航空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珠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地物的偏振双向反射(Bidirectional polariz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BPDF)模型.通过与MICROPOL和POLDER测量数据反演的偏振反射率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DPC反演地表偏振反射率数据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典型城市地物高空间分辨率的BPDF特性.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不同地物的偏振反射率存在明显差别,偏振反射率与NDVI成反比关系,但整体趋势都随着散射角的变大而变小.城市地区典型地物类型偏振反射率的研究,为基于多角度偏振遥感数据探测地面类型的物理特性提供理论支持.
谢东海顾行发程天海余涛李正强陈兴峰陈好郭婧
海洋大气气溶胶光学模型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气溶胶光学模型参数在气溶胶遥感和气候强迫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全球近90个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的海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和分析,发现了气溶胶模型的中值半径及其标准偏差间的负相关性,并给出了经验关系。利用该关系对现行中分辩率成像光谱仪(MODIS)海洋气溶胶模型进行了评估,并指出了该模型存在的不足。
王家成乔延利杨世植赵强
关键词:大气光学
大气气溶胶地基光学遥感物联网系统研究
2013年
研究了大气气溶胶地基光学遥感物联网系统的设计问题。根据其应用特点从传感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这几个组成部分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初步实现。测试表明:设计的大气气溶胶地基光学遥感物联网系统具有支持数据实时共享、无人值守运行、快速数据融合、环境参数在线显示、历史数据快速查询和分析、仪器远程管理维护等优点,可实现大气气溶胶特性的网络化和自动化观测,对研究气溶胶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卞良李保生李正强杜亚举张龙
关键词:气溶胶物联网地基遥感网络化
无人机影像自动快速拼接研究及实现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目前无人机图像处理自动化程度不高,限制条件较多,大数据量处理耗时较长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应性矩阵(Homography Matrix)的整体优化无人机图像拼接算法。本文采用GPU(图形处理器)+CPU协同工作模式,在CUDA架构下来实现SIFT算法,并以此算法对无人机影像提取特征点,采用极线约束和RANSAC算法剔除错点及外点,并估算出各张影像的变换矩阵Homography各参数的初始值,再采用LM算法精确求解出每张影像对应于基准面的全局Homography,实现全局配准,进而实现无人机影像的快速拼接。
张欢顾行发李玉霞余涛谢东海吴俣
关键词:无人机影像CUDASIFTHOMOGRAPHYLM算法
利用环境一号卫星监测北京地区雾霾被引量:2
2013年
1引言目前雾霾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利用PM2.5在线测量,获得观测点处的空气污染状况,然而对于面区域以及大气环境中雾霾产生、发展和消散过程的3维立体监测能力有限,卫星遥感能够有效弥补其关键环节,提供面覆盖的观测能力。卫星遥感通常能够获得整层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参数,例如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表征大气柱中气溶胶颗粒物整体消光能力。
许华张玉环侯伟真吕阳李莉顾行发李正强
关键词:卫星遥感气溶胶颗粒空气污染状况大气颗粒物卫星监测
基于本底与卫星资料的全球CH_4浓度变化与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大气制图扫描成像吸收光谱仪(SCIAMACHY)获得的2003年到2009年7年间的全球CH4浓度产品,与全球本底观测数据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对比验证。研究显示,SCIAMACHY的CH4浓度产品误差约为2%,但数据系统性偏低,相关性较差。相比本底观测方法,SCIAMACHY获得了大范围的长时间序列的CH4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CH4的浓度变化与时空特征。卫星与本底观测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6年4年间,全球CH4浓度年增长率接近于零;从2007年开始,CH4浓度增长速度有所提高。CH4浓度随着纬度从北到南逐渐降低,海洋地区纬度分布特征明显,而陆地区域由于受到排放源及海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些高值与低值区域。受CH4源汇变化的影响,大气CH4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存在明显的南北纬度差异。北半球的CH4浓度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而南半球刚好相反。北半球季节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南半球,且不同站点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而南半球站点的波动幅度较小且站点间差异较小。
何茜余涛顾行发程天海张瀛谢东海
关键词:卫星遥感CH4SCIAMACHY
基于RFM的ZY-3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针对资源三号(ZY-3)卫星三线阵传感器特点,利用卫星影像附带的有理函数模型参数(RPC)进行目标定位,检测RPC系统误差,分析4种像面补偿模型的优劣性;详细推导了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的ZY-3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模型。以莱州地区ZY-3卫星三线阵影像为例,通过与直接空间前方交会的定位结果相比较,认为该文提出的区域网平差方法在消除ZY-3影像RPC系统误差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影像的定位精度。
韩杰顾行发余涛谢勇郑逢杰张峰
关键词:RPC区域网平差
基于光线追踪的尺度效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光线追踪为基础研究尺度变化对图像属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地物模型和构建实验场景,实现多分辨率序列图像的模拟仿真。对图像的信息熵、自相关系数、地物覆盖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地物的颜色属性与尺度无关;当图像分辨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图像将会发生失真现象,而当图像分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图像的属性将只有很少变化;在不失真范围内,随着图像分辨率的降低,地物覆盖率也随之降低。该结论与传统方法分析的结果趋势相同,但传统方法产生的图像会在更高分辨率时发生失真现象,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避免图像重采样误差的干扰。
张伦余涛顾行发胡新礼赵利民
关键词:光线追踪图像仿真
基于分形理论与GEOEYE-1影像的NDVI连续空间尺度转换模型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基于GEOEYE-1多光谱影像、以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为研究对象继续就分形方法在高空间分辨率基础图影像中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并就分形模型构建最合理尺度层级的确定进行细致探讨.实验表明,基于分形理论的NDVI连续空间尺度转换模型构建方法适用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在给定的条件下,NDVI尺度转换分形模型构建时最合理尺度层级存在且可计算.研究使得分形方法所适用的反演量类型及基础图空间分辨率范围皆有大的扩展.
栾海军田庆久顾行发余涛胡新礼
关键词:定量遥感分形
扩展多波长偏振测量的太阳—天空辐射计观测网被引量:20
2015年
太阳辐射和大气气溶胶的地基遥感观测在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和对地观测等领域有重要意义。结合多波长偏振测量技术在气溶胶观测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在中国典型区域建立的太阳—天空辐射计观测网SONET(Sunsky radiometer Oberservation NETwork)。主要内容包括:(1)多波长偏振太阳—天空辐射计的参数、基本原理和功能,以及据此建立的中国区域太阳—天空辐射计观测网及其站点的基本情况;(2)太阳直射、太阳主平面和平纬圈几何条件下,太阳—天空辐射和偏振的观测模式及其测量参数;(3)针对气溶胶、水汽等大气成分观测发展的太阳直射辐射、天空光辐亮度、线偏振度等观测量的定标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给出在晴朗和灰霾等天气下的SONET观测结果示例;(4)基于在SONET典型站点连续的较长期遥感观测,初步建立了城市、乡村和灰霾情况下的整层大气气溶胶参数模型。在扩展多波长偏振测量的基础上,SONET还发展了自动观测、快速数据处理、定期标定和维护等观测网运行关键技术,可为典型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卫星气溶胶产品反演和验证、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等应用提供支撑。
李正强李东辉李凯涛许华陈兴峰陈澄谢一凇李莉李雷李伟吕阳伽丽丽张莹顾行发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SONE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