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108-02-05)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蔡小彦刘方王坤波王玉红王春英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安阳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雷蒙德氏棉3条染色体特异BAC的筛选与定位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筛选海岛棉BAC文库并结合BAC-FISH技术成功获得雷蒙德氏棉D501、D502和D510染色体的特异BAC克隆,可作为这3条染色体的细胞学标记。这3个克隆在雷蒙德氏棉和海岛棉中进行比较作图,结果表明,它们在海岛棉中均表现出了染色体特异性,说明这3个BAC也可用于海岛棉Db01、Db02和Db10染色体的识别。其中BAC克隆280G06在两棉种10号染色体上的位置为非线性关系,可能在棉属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覃琴刘方甘仪梅王春英王玉红蔡小彦王坤波
- 关键词:单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 超早熟短季棉育种材料错期播种主要性状差异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错期播种15个稳定的超早熟短季棉育种材料,营造相同品系"异开花期"和"异吐絮期",调查生育期、株铃数、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及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伸长率、断裂比指数5项纤维品质指标,分析错期播种对超早熟短季棉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验证15个超早熟育种材料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相同品系各项主要性状指标比较晚春播播种产量较高,夏播播种棉花纤维品质较好;不同品系主要性状指标差异明显,其中丰产性、稳定性较好的7个品系有可能用于短季棉晚春播或夏播生产。
- 赵会薇李悦有王彦立翟黎芳秦焱翟学军
- 关键词:超早熟短季棉错期播种
- 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技术的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配制固定液、渗透液和显色液中主要成分的梯度浓度,依次处理凝胶,对比显色效果,从而对银染过程中各个试剂的配方进行了探讨和优化。并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在不影响染色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3种处理液的处理时间,明显提高了实验效率。
- 孟菲蔡小彦崔兴雷刘方王星星周忠丽王春英王玉红彭仁海王坤波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
- 海岛棉A亚组和草棉及阿非利加棉单染色体鉴定
- 2013年
- 以1套13个陆地棉A亚组染色体特异的BAC克隆为探针,与海岛棉Pima90-53、红星草棉和阿非利加棉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这些探针均在染色体上产生了特异信号,从而鉴别了这3个棉种基因组的单染色体。因此,这套BAC克隆也可以作为这3个基因组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标记。在此基础上,对3个棉种的A(亚)组染色体物理序号进行了命名。根据这些分子标记和连锁群的关系,染色体物理序号和遗传连锁图谱间可实现相互转化。这将有助于研究棉属不同棉种间的起源演化关系,以及新的遗传标记的染色体物理定位和构建染色体物理图谱等。
- 程华甘仪梅刘方蔡小彦王春英王玉红王坤波
- 关键词:棉花单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 超早熟短季棉育种材料在武汉种植结果分析
- 优选47个超早熟短季棉育种材料在武汉进行验证试验,调查各品系生育期、铃重、单株成铃,比较子棉产量,分析吐絮特性,结果表明24个增产品系在早熟性、吐絮特性、丰产性等方面表现不同,但稳定性和适应性表现良好,适宜在武汉种植。
- 赵会薇翟学军李悦有李俊翟黎芳王彦立
- 文献传递
- 超早熟短季棉品种的选育被引量:1
- 2012年
- 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是超早熟短季棉育种研究内容的重点。实现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棉麦连作需要选育生育期在110 d左右、产量高于或与同等条件下春播棉相当、纤维品质符合国家审定标准的稳定棉花品系。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连续对500余份早熟棉种质材料进行系统选育和多亲本的复合杂交,2011年在选育并审定通过了夏早2号和夏早3号2个品种后,又优选出超早熟短季棉稳定品系20个,其中高产品系3个、高强力品系3个、中长绒棉苗头品系1个。
- 赵会薇李悦有翟黎芳李军虎王彦立翟学军
- 关键词:超早熟短季棉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