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517)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牛俊奇姜艳芳张鹏罗芳琼刘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肝炎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预后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载体
  • 1篇核表达
  • 1篇肝炎病毒
  • 1篇肝炎肝硬化
  • 1篇肝硬化
  • 1篇阿德福韦
  • 1篇阿德福韦酯
  • 1篇丙型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姜艳芳
  • 2篇牛俊奇
  • 1篇潘煜
  • 1篇胡玉琳
  • 1篇刘晶晶
  • 1篇罗芳琼
  • 1篇苏秀芬
  • 1篇张鹏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HCV NS5A/pCI-ne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系,为体外高效表达NS5A蛋白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带有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 DNA 3.1(+)/HCV NS345质粒中扩增出HCV NS5A基因,然后TA克隆于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再经双酶切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结果:用PCR方法扩增出HCV NS5A基因全序列,因其cDNA的G+C含量高直接测序未成功,后经TA克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与设计的HCV NS5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酶切连接并成功插入pCI-neo上。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I-neo真核表达载体。
苏秀芬牛俊奇姜艳芳胡玉琳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肝炎病毒丙型
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肝炎病毒DNA(HBV DNA)阴转率和child-Pugh分级的变化,评价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的患者197例,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1例(男性88例,女性13例),对照组96例(男性84例,女12例),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Child-Pugh分级构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1次.d-1,每次10mg口服,观察2年。结果:治疗组HBeAg转阴率治疗1年为28.7%,治疗2年为49.5%;HBV DNA转阴率治疗1年为60.3%,治疗2年为8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治疗1年为8.0%,治疗2年为11.6%)和HBV DNA转阴率(治疗1年为9.1%,治疗2年为13.0%)(P<0.05)。治疗组患者Child-Pugh分级治疗前为A级19例,B级52例,C级30例;治疗2年后为A级24例,B级66例,C级1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为A级16例,B级53例,C级27例,治疗2年后为A级13,B级48例,C级35例。治疗组治疗2年后Child-Pugh分级A、B级患者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年后6例死于并发症,对照组19例死于并发症,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分级A、B级患者所占构成比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Child-Pugh分级A、B级患者所占构成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能明显抑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的复制,明显提高HBeAg阴转率,延长生存期,明显降低病死率。
张鹏潘煜刘晶晶罗芳琼姜艳芳牛俊奇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肝硬化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