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6045)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洪强张国强康书硕蔡博董文静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能源
  • 2篇能源利用
  • 2篇能源利用效率
  • 1篇地源
  • 1篇地源热泵
  • 1篇以热定电
  • 1篇太阳能
  • 1篇梯级利用
  • 1篇热泵
  • 1篇热电
  • 1篇热电比
  • 1篇热电联供
  • 1篇热电联供系统
  • 1篇物联网
  • 1篇冷热电联供
  • 1篇冷热电联供系...
  • 1篇联供
  • 1篇联网
  • 1篇朗肯循环
  • 1篇建筑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作者

  • 5篇李洪强
  • 4篇张国强
  • 3篇蔡博
  • 3篇康书硕
  • 2篇董文静
  • 1篇韩杰
  • 1篇卢继龙
  • 1篇霍培娜
  • 1篇胡姗
  • 1篇朱彩侠
  • 1篇刘丽芳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阳能与LNG冷能耦合发电系统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和品位提升原理,本文提出一种耦合太阳能和LNG冷能应用的新型燃气-氨水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将中低温太阳热能间接转化为高品质电能,以氨水作为朗肯循环工质,并最大化地利用LNG冷能。从系统性能和节能潜力出发,该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达65%~75%,系统(火用)效率达56%~64%,均远高于常规天然气基联合循环,而引入中低温太阳热能、高温燃气新途径利用、氨水工质朗肯循环以及LNG冷能应用是系统性能提高的关键过程。本文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互补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石洋溢李洪强张晓烽刘丽芳卢继龙
关键词:朗肯循环LNG冷能
基于天然气基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建筑能源物联网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常规建筑供能系统存在的不足,充分利用城市既有天然气一次能源供应管网优势,以提高总能系统效率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天然气基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建筑能源物联网(NDES-SG),并提出了NDES-SG集成基本原则与关键科学问题。为诠释NDES-SG的集成、节能潜力以及系统评价方法,给出了一个范例系统,系统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供能系统相比,NDES-SG实现节能达22.2%。NDES-SG概念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实现新一代的建筑能源供应系统提供了思路。
蔡博康书硕李洪强董文静韩杰张国强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
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地源热泵耦合的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用能效率是国内外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各自的优缺点,基于化学能、物理能梯级利用原理与因地制宜基本原则,提出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地源热泵多能源耦合系统集成新方法,并以一案例系统(天然气燃机耦合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多能源耦合供能系统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为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优势互补的能源利用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康书硕李洪强蔡博霍培娜朱彩侠张国强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
智慧建筑能源物联网冷热输送管网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作者提出基于天然气基分布式能源系统智慧建筑能源物联网(NDES-SG)概念以及框架,而本文则重点对NDES-SG中,冷热输送管网能量耗散关键影响因素—保温层优化设计展开研究。本文以冷热物流管网输配为研究对象,研究冷热物流输送管道保温层厚度与输送距离(供冷、热半径)的协同关系,以及选取不同保温材料时,管网经济特性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任意一种保温材料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冷热输配管网存在保温厚度与供能半径最优协同关系,即"二者协同最优"拐点值。在NDES-SG中,基于天然气基的分布式产能系统及大中型蓄能系统的位置布点、物联网总能系统效率与输送管网的损失密切相关,因此此研究成果将为智慧建筑能源物联网的冷热电管网输配优化设计以及产能系统和蓄能系统容量的选择和布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研究思路。
李洪强张晓烽董文静张国强
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以热定电”与“以电定热”的分析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为平衡冷热电联供系统中负荷变化,解决冷热电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的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选择。根据系统规模及容量,选择燃气轮机作为联供系统的原动机,同时选用了冷热电联供系统常用的两种运行模式:"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本文从热电输出和燃料消耗量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联供系统在两种运行模式中的性能差异,通过冷热电联产公式计算及Aspen Plus软件建模分析表明:当实际的热电输出等于终端的热电需求时,其最佳热电比HPR为1.75;当热电需求比在1≤HPR<1.75区间时,"以热定电"为最佳的系统运行方式;当热电需求比在1.75
康书硕李洪强蔡博胡姗张国强
关键词:冷热电联供以热定电热电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