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YBJJ022)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唐兵惠红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旅游
  • 2篇民族
  • 1篇原生态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文化
  • 1篇利益分配
  • 1篇旅游扶贫
  • 1篇旅游开发
  • 1篇民族地区
  • 1篇民族文化
  • 1篇法律
  • 1篇扶贫
  • 1篇赋权
  • 1篇产权
  • 1篇产权界定

机构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唐兵
  • 1篇惠红

传媒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年份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民族地区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法律赋权研究——兼与左冰、保继刚商榷被引量:32
2014年
民族地区原住民既是当地旅游活动的重要对象,又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但在旅游扶贫开发和运营中,由于旅游吸引物权规定的"法律真空",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原住民在与开发商和政府博弈中往往被边缘化,导致经济收益偏低,却要承担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成本,严重损害了原住民的利益。文章运用赋权与产权理论,对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弱势地位的核心原因进行了辨析,指出原住民参与处于"无权"或"弱权"状态是因为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天然属于原住民所有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上的法律缺失,提出了加强旅游吸引物权的"确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赋权建议,并分析了赋权后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最后以石泉苗寨为例,具体剖析了法律赋权下的民族地区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方式与企业的经营机制,以期彻底改变原住民的地位弱势、收益偏低和参与"无话语权"的现状,增加原住民的财产性收益,缓解原住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唐兵惠红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文化产权界定利益分配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在我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区具有高度的重叠性,旅游开发成为民族地区反贫困的主要手段,引起了旅游学界、业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的历程、内容、地域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快速发展等3个阶段,但总体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研究内容集中于旅游扶贫含义及其支撑理论、特定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及基本思路、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应及模式研究、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问题和对策研究等;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研究区域集中在云南、广西、甘肃、贵州、四川、青海等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关注贫困人口获取利益和发展机会的途径、构建旅游扶贫的本地化产业链尤其是与文化产业的整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界定及利益分配方式等问题。
唐兵
关键词:旅游扶贫民族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