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BG2004320)

作品数:31 被引量:578H指数:16
相关作者:曹卫星朱艳汤亮刘小军潘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小麦
  • 11篇水稻
  • 7篇籽粒
  • 7篇作物
  • 5篇决策支持
  • 5篇决策支持系统
  • 4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含量
  • 3篇冬小麦
  • 3篇叶片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3篇水稻籽粒
  • 3篇籽粒蛋白
  • 3篇籽粒蛋白质
  • 3篇作物模型
  • 3篇小麦籽粒
  • 2篇稻叶
  • 2篇元模型
  • 2篇生长模拟模型

机构

  • 3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信息农...

作者

  • 32篇曹卫星
  • 28篇朱艳
  • 10篇汤亮
  • 8篇刘小军
  • 6篇潘洁
  • 5篇戴廷波
  • 4篇石春林
  • 4篇姜海燕
  • 4篇姜东
  • 4篇花登峰
  • 3篇李卫国
  • 3篇常丽英
  • 2篇兰涛
  • 2篇田永超
  • 2篇陈国庆
  • 2篇姚霞
  • 2篇顾东祥
  • 2篇张文宇
  • 2篇叶宏宝
  • 1篇张佳宝

传媒

  • 8篇作物学报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全国小麦栽培...

年份

  • 2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长元模型的智能化作物集成建模辅助系统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索智能化作物集成建模方法和开发实用辅助建模工具。【方法】在综合分析麦、稻、棉等作物的生长模拟模型算法及模拟系统的基础上,提炼作物通用建模流程、模型结构、模型接口和模型模板,构建作物生长元模型;在模型资源库、组件、描述脚本和引擎等技术的支撑下,设计层次化、组件化和智能化作物集成建模辅助系统(IICMSS)结构及核心部件。【结果】基于.Net平台,使用C#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原型系统;以小麦为对象,重构了生长模型和模拟系统。与基于代码编程的小麦生长模拟系统相比,开发方法有所改进,方便了作物模型及模拟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和共享。【结论】基于生长元模型的智能化作物集成建模辅助系统实现了作物建模的工作流程化、手段工业化、接口通用化及模型透明化,促进了作物建模过程的自动化;作物模型研究者使用学习、定制、设计、配置、组装、评估和扩展等手段,即可无编程、智能化地构建作物模型。
姜海燕汤亮朱艳刘小军花登峰曹卫星
关键词:作物生长模拟元模型
基于作物模型的农田水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初步建立了基于作物模型的农田水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FWM) ,着重阐述了系统的实现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管理决策目标的确立和水分管理决策的机制。以郑州冬小麦生长季水分管理为对象,对当地1991,1992年冬小麦生长季优化灌溉制度决策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冬前分蘖期、返青期和拔节期灌三水的灌溉制度兼顾了节水(灌水量少)、高产、高效(效益费用比值较高)的多目标。
朱艳胡继超曹卫星张佳宝
关键词:作物模型优化灌溉制度农田水分分蘖期返青期冬前
水稻叶曲线特征的机理模型被引量:33
2006年
通过对水稻叶片的受力分析,推导了叶曲线方程,并进行了影响系数的参数化和方程求解。对叶曲线方程的灵敏度分析表明,方程较好地体现了叶长、叶宽、叶形、比叶重和叶片形变系数等参数对叶曲线的综合影响,与生产中水稻株型特征变化相一致。进一步利用三维数字化仪获得的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叶脉空间坐标试验数据对叶曲线方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叶曲线方程可以合理而可靠地定量描述水稻叶曲线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
石春林朱艳曹卫星
关键词:水稻叶形虚拟作物
基于Pocket PC的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07年
介绍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的Pocket PC型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在总结与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使用UML语言进行系统建模,然后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2003环境下,运用Microsoft Visual C#编写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类和设计用户界面,采用SQLServerCE2.0管理基础数据,系统实现了小麦播前栽培方案的设计和产中适宜调控指标动态的预测及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系统的建立将为数字化作物栽培管理决策提供新的实现形式。
邱小雷刘小军朱艳曹卫星
关键词:POCKETPCUML知识模型
基于模型和3S技术的数字麦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3S技术、生长模型和管理知识模型的优势,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精准农业关键技术集成方法及应用模式,以软件开发方法论为指导,充分结合小麦生长模型、管理知识模型和3S技术,应用ASP.NET和C#开发Web应用程序,建立了基于模型和3S技术的网络化数字麦作系统。该系统以品种、气候、土壤及生产条件等为基本输入,具有麦作区划、栽培方案设计、模拟预测、策略分析、动态调控、生长监测、精确麦作、生产力评价、病虫草害管理、智能学习、系统管理和系统帮助等功能。以江苏省部分县市的气象、土壤、品种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对本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与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为农业生产者、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提供麦作数字化和科学化的决策支持。
蒋红军刘小军汤亮曹卫星朱艳
关键词:小麦决策支持系统
水稻叶龄与叶面积指数动态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依据不同类型品种的播期试验和氮肥试验结果,建立了水稻叶龄与叶面积指数(LAI)的模拟模型。叶龄模型采用幂函数描述叶片出生与播后累积热时间(TTS)的关系,TTS的计算定量了温度与出叶速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叶面积指数模拟包括两个阶段:在指数生长阶段,LAI随播后累积生长度日(GDD)呈指数式增长,同时受到氮素营养水平调节;当LAI≥1.6时进入非指数生长阶段,采用比叶面积法模拟,LAI是比叶面积与绿叶干物质量的乘积。绿叶干物质量是绿叶分配指数与地上部干物质量的乘积,比叶面积(SLA)为GDD的函数,同时考虑植株氮素营养因子对SLA的影响。利用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差异较大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条件下叶片的出生动态和LAI变化动态,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具有参数少、易确定、简便实用的特点。
叶宏宝孟亚利汤亮朱艳曹卫星
关键词:水稻叶龄叶面积指数比叶面积
基于生长模型的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为建立一种具有时空适应性、适用于稻麦轮作生产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构建了具有较强机理性和预测性的稻麦轮作生长模拟模型,并进一步结合气象生成模型与策略分析评价模型,以C#.net为编程语言,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件技术,建立了综合性的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具有农田信息管理、专家咨询、动态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和系统维护等功能,实现了模拟预测、决策支持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有机耦合。系统的建立为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和策略制定提供了定量化的辅助决策工具。
叶宏宝刘小军朱艳曹卫星
关键词:稻麦轮作生长模拟模型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生长模型与Web应用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被引量:25
2007年
基于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在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策略评估系统,通过有目的的模拟试验与分析评价来辅助用户进行管理决策。将W eb技术应用于DSS是当前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该研究在已有单机版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采用“W eb浏览器/W eb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四层结构设计,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OM+构件化技术与W EB应用程序扩展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兼容性、层次性和安全性的网络化小麦生长模拟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GM DSSWMW),具有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动态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时空分析与系统帮助7项功能。系统的测试应用结果表明,GM DSSWMW系统具备较强的远程预测功能、决策支持功能与动态调控功能,从而为构建网络化数字麦作系统及其它作物基于W eb应用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曹卫星潘洁朱艳刘小军
关键词:小麦WEB应用决策支持系统
水稻叶片几何参数的模拟分析被引量:48
2006年
目的在生长模型输出的基础上,构建预测水稻叶片几何参数的动态模型,以便更准确地实现水稻的虚拟生长。方法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品种类型水稻分蘖与主茎同伸叶片叶长之间以及叶长与叶宽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耦合水稻叶龄、叶面积和茎蘖数模拟模型,进行水稻叶片几何参数变化的动态模型构建。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分蘖与主茎同伸叶片的叶长比随分蘖叶序呈二次曲线变化,叶长与叶宽的关系可用幂指数函数描述。运用独立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的初步检验显示,本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生长条件下水稻不同叶位叶片的几何参数。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水稻叶片几何参数分析模型较好地体现了器官几何参数受生态环境、品种类型和栽培措施影响的形态生理规律,为水稻虚拟生长提供了可靠和普适的叶片几何特征确定方法。
石春林朱艳曹卫星
关键词:水稻叶片
小麦穗籽粒数、单粒重及单粒蛋白质含量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被引量:45
2005年
通过系统分析2个品种与2个施氮水平的试验资料,确立了小麦穗籽粒数、单粒重、单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小穗位结实籽粒数、小穗重,不同粒位粒重、单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均呈现二次曲线分布。2个品种穗部籽粒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多粒型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每小穗结实粒数、单粒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显著大于少粒型品种,高氮处理缩小了品种间的这种差异。不同粒位粒重、单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因小穗结实粒数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结实2粒的小穗上,粒重、单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均表现为第1粒位大于第2粒位;位于基部的3粒小穗上,第2粒位的粒重大于第1粒位,而第1粒位的粒重又大于第3粒位,位于上部的3粒小穗上,则表现为第1粒位的粒重大于或等于第2粒位,第3粒位的粒重最小,结实3粒小穗的单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第2粒位大于第1粒位,而第1粒位又大于第3粒位;结实4粒、5粒的小穗上不同粒位粒重均表现为第2粒位大于第1粒位,第1粒位大于第3粒位,而第3粒位又大于第4粒位,第5粒位的粒重最小,单粒蛋白质含量则表现为随粒位升高逐渐降低。表明第2粒位籽粒发育的变异性是决定不同条件下籽粒结实与物质积累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潘洁姜东曹卫星孙传范
关键词:小麦粒位粒重蛋白质含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