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K2011029)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郭松林关瑞章冯建军杨求华王玉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鳗鲡
  • 2篇单胞菌
  • 2篇气单胞菌
  • 2篇病原
  • 2篇病原性
  • 1篇生化鉴定
  • 1篇外膜蛋白
  • 1篇菌株
  • 1篇菌株鉴定
  • 1篇抗原
  • 1篇基因全长
  • 1篇RFLP
  • 1篇RFLP分析
  • 1篇16S_RD...
  • 1篇AFLP
  • 1篇DNA分型
  • 1篇RDNA

机构

  • 3篇集美大学
  • 2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关瑞章
  • 3篇郭松林
  • 2篇林鹏
  • 2篇杨求华
  • 2篇冯建军
  • 2篇王玉
  • 1篇黎中宝

传媒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16S rDNA序列和RFLP分析的病鳗分离菌株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分析方法,通过与GenBank库中已递交的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对分离自发病鳗鲡(欧洲鳗鲡,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的30株细菌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可大致分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sp.)、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等7个菌属.分析认为,部分分离菌株可能是引起鳗鲡病害的疑似致病性菌株.
郭松林关瑞章冯建军杨求华
关键词:鳗鲡RDNARFLP
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AFLP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32株从养殖鳗鲡分离的病原性气单胞菌为试验材料,采用Biolog自动菌鉴系统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有20株被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7株被鉴定为威隆气单胞菌,1株为豚鼠气单胞菌,其余4株未能鉴定到种.为进一步确定20株嗜水气单胞菌和7株威隆气单胞菌的基因型,筛选了2对引物(E-C/M-C,E-C/M-A)分别对这两个菌种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20株嗜水气单胞菌中共检测到88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7株威隆气单胞菌中共检测到61个位点,其中60个为多态性位点.经UPGMA聚类分析表明:20株嗜水气单胞菌可初步分为3种类型,每种类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49,同一类型内不同菌株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27;7株威隆气单胞菌可初步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67,变异范围为0.415~0.525.该结果为鱼类病原菌的DNA分型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玉关瑞章黎中宝林鹏郭松林
关键词:鳗鲡气单胞菌生化鉴定AFLPDNA分型
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全长的克隆与抗原决定簇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为寻找存在于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间的共同外膜蛋白保护性抗原。通过NCBI/GenBank数据库检索,找出气单胞菌多种外膜蛋白的序列信息,经比对后找到一条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片段。据相应片段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杀鲑气单胞胞菌(A.salmonicida)的全基因组序列中钓出Ⅱ型孔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及该基因区域之外两端的序列。根据嗜水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胞菌这两端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该引物扩增到鳗鱼病原库30株气单胞菌中11株菌的Ⅱ型孔蛋白基因全长,经测序后获得10株菌的Ⅱ型孔蛋白基因全长序列。选择遗传距离居中菌株,对该基因推导的表达产物进行蛋白结构预测、亲水性和抗原决定簇分析后发现,这些蛋白均具有三级结构,亲水性强且具有丰富的抗原决定簇。不同菌株的多个抗原决定簇经比对分析后,寻找到存在于多株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间的6个保守抗原决定簇。为养殖鳗鲡病原菌外膜蛋白共同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郭松林王玉关瑞章冯建军林鹏杨求华
关键词:外膜蛋白鳗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