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500)

作品数:20 被引量:290H指数:14
相关作者:程家安蒋明星白耀宇娄永根陈华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计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水稻
  • 10篇基因
  • 10篇基因水稻
  • 9篇转BT基因水...
  • 6篇杀虫
  • 6篇二化螟
  • 5篇杀虫蛋白
  • 5篇CRY1AB...
  • 4篇绒茧蜂
  • 4篇茧蜂
  • 4篇降解
  • 4篇二化螟绒茧蜂
  • 3篇水稻土
  • 3篇种群
  • 3篇昆虫
  • 3篇寄生
  • 3篇寄主
  • 3篇害虫
  • 3篇BT水稻
  • 3篇CRY1AB

机构

  • 19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计量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程家安
  • 10篇蒋明星
  • 8篇白耀宇
  • 6篇陈华才
  • 6篇娄永根
  • 5篇姜永厚
  • 3篇傅强
  • 3篇张志涛
  • 2篇祝增荣
  • 2篇叶恭银
  • 2篇周霞
  • 1篇胡阳
  • 1篇沈慧梅
  • 1篇白耀羽
  • 1篇舒庆尧
  • 1篇陈正贤
  • 1篇王敦
  • 1篇杨璞

传媒

  • 6篇昆虫学报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Bt稻离体叶中Cry1Ab杀虫蛋白降解的环境因子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外源Bt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环境去向,以便进行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风险性评价。方法室内采用ELISA法,研究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2号(KMD2)粉碎叶片中Cry1Ab杀虫蛋白在3种水稻土,即青紫泥田、黄筋泥田和黄松田土中不同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动态。结果供试叶片粉中Cry1Ab蛋白在3种水稻土中的降解动态均可用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指数方程来拟合,降解半消减期t0.5为1.8~4.0d。结论土壤含水量、pH和温度对Cry1Ab蛋白降解速率均有一定影响,但pH和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通常pH较低的酸性土壤和低温不利于土壤中Cry1Ab蛋白的降解,特别是在酸性黄松田中降解最慢。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CRY1AB杀虫蛋白水稻土降解
转Bt基因水稻Cry1Ab杀虫蛋白在水稻土中的降解被引量:19
2004年
室内研究了转 Bt基因水稻克螟稻 2号和华池B6 叶片中的Cry1Ab杀虫蛋白在稻田水稻土中的降解动态。分别将克螟稻 2号的粉碎叶片和华池B6 的整张叶片埋入 3种土壤 (即老黄筋泥田、青紫泥田和黄松田 )中 ,此后每隔 6~ 10d测定土壤或叶片中的Cry1Ab含量。克螟稻 2号粉碎叶片中的Cry1Ab均以处理后的前 36d,尤其是前 6d的降解较快 ,其中在青紫泥田中最快 ,黄松田中最慢。在处理后 6~ 36d内 ,不同土壤中的Cry1Ab残留量有显著差异 ,黄松田中的明显最高 ,老黄筋泥田中的次之 ,青紫泥田中的为最低 ;此后土壤间的残留量差异逐渐缩小 ,至处理后 78d差异已不明显。土壤淹水可显著加快华池B6 叶片中Cry1Ab的降解 ,且淹水后其降解动态在不同土壤之间十分相似 ;淹水对Cry1Ab降解的促进作用仅发生在前 12d之内 ,此后多数时间内残留量在淹水与非淹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建立了各处理中Cry1Ab降解的动力学指数方程 ,相应地得出了其降解的半衰期。还讨论了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等因子对土壤中Cry1Ab降解的影响。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沈慧梅杨璞陈正贤姜永厚舒庆尧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降解有机质微生物
寄主昆虫及被害水稻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5
2003年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螟蛉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及虫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水稻苗、两种害虫的幼虫及虫粪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雌成蜂都有显著引诱作用。在两种害虫为害水稻苗与健康水稻苗之间,螟蛉绒茧蜂雌成蜂显著地选择虫害苗,但当去除虫害苗中的幼虫和虫粪后,寄生蜂对二者的选择无显著差异。水稻苗以两种害虫唾液处理或机械损伤处理后,其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的吸引作用无显著改变。在两种害虫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的挥发物之间,螟蛉绒茧蜂显著地趋向稻纵卷叶螟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结果表明,螟蛉绒茧蜂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寄主植物、寄主幼虫和虫粪。
陈华才娄永根程家安
关键词:寄主选择行为二化螟水稻挥发物
螟蛉盘绒茧蜂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螟蛉盘绒茧蜂是夜蛾科和螟蛾科多种害虫幼虫期内寄生性天敌 ,寄主范围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多种重要害虫。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在螟蛉绒茧蜂的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人工繁殖和引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螟蛉盘绒茧蜂寄主范围广 ,发育历期短 ,成虫寿命长 ,田间种群数量大 ,人工繁殖简便 ,通过合理保护利用、人工繁殖释放可以有效控制一些重要害虫 ,在生物防治中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陈华才程家安
关键词:生活习性生物防治寄生性天敌害虫
二化螟绒茧蜂研究与应用概况被引量:10
2002年
综述了国内外二化螟绒茧蜂的寄主范围、自然寄生率及重寄生。
陈华才娄永根程家安
关键词:寄主重寄生生态人工繁殖
转Btcry1Ab基因水稻对稻田弹尾虫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以转Btcry1Ab基因水稻克螟稻1号(KMD1)和克螟稻2号(KMD2)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水稻秀水11(XS11)为材料,于2003年9月和翌春4月,调查了KMD1和KMD2对水稻灌浆期和收割后休田期稻田土表落叶层中弹尾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KMD植株表达的cry1Ab杀虫蛋白可在稻田环境中残留160d以上;在水稻灌浆期采用吸虫器法在稻田落叶层中采集到灰橄榄长角跳虫(Entomobrya griseoolivata)和钩圆跳虫(Bourletiella christianseni)等2种弹尾虫,其中灰橄榄长角跳虫在KMD1和KMD2稻田中的种群密度显著高于XS11稻田;在水稻收割后休田期采用网袋法采集到灰橄榄长角跳虫、钩圆跳虫、球角跳虫(Hypogastrura matura)和等节跳虫(Isotoma monochaeta)等4种弹尾虫,其中转Bt基因水稻稻田中的灰橄榄长角跳虫和球角跳虫的种群密度显著高于XS11稻田,且其植株组织残体生物量损失率显著高于XS11.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王敦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CRY1AB杀虫蛋白种群
转Bt基因作物Bt毒蛋白在土壤中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0
2003年
商业化的转Bt基因作物获准在田间大面积种植 ,使其释放的Bt毒蛋白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综述了转Bt抗虫作物以植株残体、根系分泌物、花粉等形式释放的Bt毒蛋白通过田间耕作等方式进入土壤后的一些安全性问题 ,包括土壤活性颗粒对Bt毒蛋白的吸附作用 ,Bt毒蛋白在土壤中的杀虫活性、存留 。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姜永厚
关键词:BT毒蛋白杀虫活性生物降解土壤生物
转Bt基因水稻对两种弹尾虫及尖钩宽黾蝽捕食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2
2005年
转Bt基因水稻KMD1、KMD2和对照水稻XS11稻田主要有两种弹尾虫 :灰橄榄长角跳虫Entomobryagriseoolivata (Packard)和钩圆跳虫BourletiellachristianseniBanks。两种Bt稻田中灰橄榄长角跳虫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XS11稻田 ;在以KMD1和KMD2腐烂茎叶为食的灰橄榄长角跳虫成虫中检测到微量Cry1Ab杀虫蛋白。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不管是单头捕食还是多头协同捕食 ,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horvathiLundblad成虫对用 3种供试水稻残体饲养的灰橄榄长角跳虫的捕食量和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 ,其日捕食量、瞬时攻击率 (a)和处理时间 (Th)均无显著差异。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
关键词:BT水稻尖钩宽黾蝽捕食
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毒蛋白Cry1Ab在害虫及其捕食者体内的积累动态被引量:41
2004年
在室内对转基因水稻KMD1中的Cry1Ab毒蛋白经食物链在几种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体内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水稻孕穗期还是成熟期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连续取食KMD1或取食KMD136h后移至对照品种秀水 11上取食不同时间后 ,幼虫体内的Cry1Ab含量均随取食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稻眼蝶Mycalesisgotama幼虫连续取食KMD1或在KMD1上取食两天后移至秀水 11上继续取食不同时间 ,体内的Cry1Ab含量也都随取食时间延长而下降 ,但下降速度较二化螟更快。取食KMD1的二化螟和稻眼蝶幼虫的粪便中均检测到较高浓度的Cry1Ab ,对照组中均无Cry1Ab。取食KMD1的二化螟幼虫血淋巴中检测到Cry1Ab ,含量为 3 5ng g。取食KMD1的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稻蚜Sitobionavenae以及饲喂取食过KMD1的二化螟或稻眼蝶幼虫的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体内都含有一定浓度的Cry1Ab ,其中 ,拟水狼蛛体内的CrylAb含量以饲喂取食KMD1稻眼蝶幼虫的含量最高 ,约为饲喂取食KMD1二化螟幼虫的 6 0倍。这些结果表明Cry1Ab可以沿水稻 害虫
姜永厚傅强程家安祝增荣蒋明星叶恭银张志涛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害虫食物链
转sck+cry1Ac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及二化螟绒茧蜂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在实验室研究了转sck+cry1Ac基因水稻(MSB)对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生长、存活以及经寄主对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Munakat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连续取食转sck+cry1Ac基因水稻的二化螟,体重下降、死亡率上升,从第2天开始,其体重显著低于取食明恢86的对照组;从第6天开始,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二化螟取食MSB36h后移至对照水稻上继续取食3、6、9、12天后,死亡率与对照差异都不显著;但体重均低于对照,其中第3天的体重差异达显著水平。二化螟绒茧蜂分别以取食MSB一定时间的3、4、5龄二化螟幼虫为寄主时,寄生率均低于以对照组,其中对4龄幼虫的寄生率差异显著;结茧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寄生在取食MSB的5龄二化螟幼虫体内的蜂、蛹期显著长于对照,而所结茧的茧长显著短于对照;但卵-幼虫历期、每茧块茧数、羽化率、雌性率、成蜂寿命和前翅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转sck+cry1Ac基因水稻不仅对二化螟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而且可经寄主二化螟影响到二化螟绒茧蜂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姜永厚傅强程家安祝增荣蒋明星张志涛
关键词:二化螟二化螟绒茧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