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113)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綦勇李凯周霄雪刘智慧苏慧清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下游存在质量差异的纵向兼并效应研究——基于古诺竞争模型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建立了上游为垄断中间产品生产商,下游为双寡头最终产品生产商,且下游企业产品存在质量差异并进行古诺竞争的纵向结构模型,考察质量差异市场中纵向兼并的创新效应与福利效应。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通常会促进一体化企业的创新而抑制竞争企业的创新;纵向一体化结构使一体化企业的利润提高,竞争企业的利润降低,生产者总利润降低;在产品存在质量差异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结构下消费者总剩余高于纵向分离结构,消费者福利得到改善;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社会总福利低于纵向分离结构下的社会总福利。
- 綦勇周霄雪李凯
- 关键词:古诺竞争福利效果
- 基于纵向差异的垂直整合福利效果研究
- 2012年
- 本文构建上游企业为一个垄断厂商和下游为存在质量差异且进行伯川德竞争双寡头厂商组成的纵向结构,考察不同纵向结构对企业利润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游投入品生产企业对下游企业实行差别定价;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中间产品价格降低,使得最终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需求增加,企业利润提高;消费者福利取决于产品间的质量差异:当最终产品质量差异较大时,纵向一体化结构改善了消费者福利,当产品质量差异较小时,纵向一体化结构使消费者福利降低。
- 綦勇周霄雪李凯
- 关键词:价格竞争消费者剩余
- 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产品策略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在上游单一制造商,下游寡头竞争的纵向关系结构下,构建上游生产商差异化生产策略和下游双寡头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买方抗衡势力存在与否情况下上游厂商不同的策略选择对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存在买方抗衡势力时,上游厂商可以通过生产互补程度较高的产品提高企业利润;当其中一方零售商存在买方抗衡势力时,产品互补性越强,上游企业利润越大.当存在买方抗衡势力时,考察了不同策略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 綦勇刘智慧苏慧清
- 关键词:买方抗衡势力产品差异化消费者效用
- 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竞争策略的影响——基于讨价还价均衡的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考察下游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供应商竞争策略及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构建了上下游讨价还价的动态博弈模型,并且引入产品差异化和零售商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是否存在,上游厂商利润随产品差异化程度减弱均呈现U型变化,上游厂商倾向于选择生产互补产品以提高企业利润;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则表现为:不存在买方抗衡势力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减弱呈现非线性变化,并且在产品不完全替代时达到最大;存在买方抗衡势力的情况下,当生产替代性产品时,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随买方抗衡势力增加而上升;当生产互补性产品时,消费者效用水平随买方抗衡势力的增加而下降。
- 綦勇李凯刘智慧
- 关键词:管理科学讨价还价模型买方抗衡势力产品差异化
- 产业迁移后城市环境政策与土地利用的最优化分析——基于非单一中心空间构造
- 2011年
- 针对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产业迁移现象,以产业迁移后一种可能的非单一中心城市空间构造为研究对象,分析居民的福利水平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条件以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等空间要素一体化的视角,将空间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考虑在城市经济学模型中。在比较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工业企业实施选址规制、为服务企业劳动雇佣提供补助金以及对污染排放征收环境税等措施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企业选址、环境税以及补助金的最优确定条件。
- 綦勇田海峰孙广生
- 关键词:环境政策土地利用社会福利最大化
- 纵向结构对下游产品质量创新激励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构建了一个上游为一个垄断中间投入品生产企业,下游为存在质量差异且进行古诺竞争的双寡头纵向结构,考察纵向结构对下游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游投入品生产企业对下游企业实行歧视性定价,以保证不同产品质量企业存在;在纵向分离结构下,一个下游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会降低其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竞争企业质量提高会降低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而一体化企业质量提高会增加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提高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抑制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
- 綦勇周霄雪李凯
- 关键词:古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