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136)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东坡王歆赵凯李秀凉王旋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高产紫杉醇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选育高产紫杉醇菌株,并构建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与出发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方法】分别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菌株HD1-3孢子;以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为tester,菌株HD1-3为driver,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与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结果】试验确定的Nodulisporium sylviforme紫杉醇产生菌HD1-3孢子复合诱变的适宜条件为:将106 cfu/mL孢子悬液经过8%硫酸二乙酯处理15 min后,在电磁搅拌下,用紫外灯(30 w,距离30 cm)照射处理45 s,获得了1株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紫杉醇的突变株——UD14-11,其紫杉醇产量从出发菌株HD1-3的232.73±4.61μg/L提高至312.81±7.51μg/L;构建的文库滴度为1.2×107 cfu/mL,阳性克隆率75.3%,片段大小主要集中在300 bp-1.0 kb。【结论】选育到了1株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紫杉醇突变株;成功地构建了高产紫杉醇菌株UD14-11与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为寻找、分离微生物生物合成紫杉醇相关基因和利用基因工程或代谢工程手段定向设计改造菌株奠定基础。
- 赵凯孙立新王旋李秀凉王歆周东坡
- 关键词:紫杉醇内生真菌诱变育种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
- 东北红豆杉紫杉二烯合成酶cDNA克隆及其与紫杉醇产生菌基因组DNA的Southern杂交(英文)被引量:5
- 2010年
- 为进一步研究紫杉二烯合成酶的作用机理和紫杉醇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树叶中获得了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载体pGEMT-easy vector上,并转化到E.coliJM109中,经EcoRI酶切鉴定后,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获得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片段长度为909 bp,编码30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收录的紫杉二烯合成酶的同源性达到98%;对获得的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和紫杉醇产生菌HQD33基因组DNA进行了Southern杂交。结果初步证实了紫杉二烯合成酶存在于通过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通过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生物合成的代谢调控和构建高产紫杉醇基因工程菌株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 赵凯王歆李秀凉张新建肖珊平文祥周东坡
-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SOUTHERN杂交
- 康复训练对比格犬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康复训练对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健康成年比格犬15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训练组,每组5只。模型组和运动训练组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从损伤后第8天起,运动训练组进行活动平板训练,模型组不训练。于损伤后第60天处死,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周围区表达硫酸软骨素糖蛋白(CSPG)的情况,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SPG在损伤周围区的表达水平,采用银染技术观察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情况,采用改良Tarlov评分评估各实验组动物运动功能。结果运动训练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CSPG的阳性细胞数为(19.50±1.17)%,较模型组(65.80±3.69)%明显减弱(P〈0.05);Westernblot显示CSPG表达水平假手术组为100%,模型组为(189.00±11.75)%,运动训练组为(117.00±9.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训练组神经轴突更加完整,排列更加规则、致密,溃变要少于模型组,运动功能评分显示运动训练组为4.20±0.23,高于模型组(3.3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康复训练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表达CSPG等轴突再生抑制因子,改善受损轴突的再生微环境,促进机体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
- 张强徐江熊颖朱碧峰王伟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再生康复训练轴突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