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6-04)

作品数:14 被引量:193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建武杨文亭唐艺玲章莹吴鹏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间作
  • 6篇大豆
  • 5篇大豆间作
  • 4篇玉米
  • 3篇甜玉米
  • 3篇土壤
  • 3篇甘蔗
  • 2篇氮素
  • 2篇蔗田
  • 2篇碳排放
  • 2篇碳吸收
  • 2篇农田
  • 2篇农田生态
  • 2篇农田生态系统
  • 2篇间作模式
  • 2篇N2O
  • 2篇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吸收
  • 1篇氮淋溶

机构

  • 14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王建武
  • 6篇杨文亭
  • 5篇唐艺玲
  • 4篇章莹
  • 3篇吴鹏
  • 3篇李志贤
  • 3篇刘宇
  • 3篇管奥湄
  • 2篇章家恩
  • 2篇孟成民
  • 2篇周贤玉
  • 1篇王晓维
  • 1篇赖健宁
  • 1篇刘文
  • 1篇赵本良
  • 1篇郭靖
  • 1篇罗莎莎
  • 1篇刘清
  • 1篇赖建宁
  • 1篇王蕾

传媒

  • 5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1992—2011年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产量等统计数据,估算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及碳足迹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来,广东省农作物碳吸收总量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4 017.02万t减少到2011年的2 925.42万t,减幅达到27.17%,年均递减1.66%。而碳排放基本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排放总量从1992年的224.05万t增加到2011年的261.69万t,增幅为16.80%。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2011年比1992年增长了89.76%,年平均增长率为3.43%,碳足迹占同期生产性土地面积比例逐渐增大,2011年达到8.95%。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生态盈余,且生态盈余占同期生产性土地面积比例逐步减小。各地区之间的碳足迹区域差异也较大。
孟成民王建武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碳足迹
减量施氮与大豆间作对蔗田氮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通过2010—2013年的大田试验,探讨了2个施氮水平(300和525 kg·hm^-2)和3种种植模式(甘蔗、大豆单作及甘蔗-大豆1∶2间作)对蔗田大豆固氮、甘蔗和大豆氮素累积及氨挥发和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相比,甘蔗-大豆间作的大豆固氮效率下降,但不同施氮水平间作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对甘蔗、大豆氮素累积无显著影响.减量施氮水平下氨挥发量低于常规施氮处理,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对氮淋溶量无显著影响.除2011年甘蔗单作减量施氮水平下出现蔗田氮素亏缺(-66.22 kg·hm^-2)外,其余不同年份不同种植模式下氮素都处于盈余状态(73.10-400.03 kg·hm^-2),施氮水平显著影响了蔗田的氮素盈亏,且常规施氮水平下氮素盈余量显著高于减量施氮处理,过高的氮素盈余增加了氮素污染农田环境的风险.从培肥地力、降低氮素污染环境的风险和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考虑,减量施氮水平下甘蔗-大豆间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
刘宇章莹杨文亭李志贤管奥湄王建武
关键词:氮平衡氨挥发氮淋溶
甘蔗-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甘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2
2014年
甘蔗-大豆间作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我们于2009—2011年连续3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探讨甘蔗-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甘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甘蔗-大豆(1∶1)间作、甘蔗-大豆(1∶2)间作、甘蔗单作)和2种施氮水平(常规施氮,525 kg hm–2和减量施氮,300 kg hm–2)。结果表明,施氮水平连续3年对甘蔗产量均无显著影响;相比甘蔗单作,甘蔗-大豆间作模式在2010年显著降低了甘蔗产量,但2009、2011年和3年均值都表明间作模式对甘蔗产量无显著影响。3年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甘蔗的主要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种植模式对甘蔗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了甘蔗茎粗、有效茎数和单株产量,与甘蔗单作相比,2009年的甘蔗-大豆间作显著降低了甘蔗有效茎数,2011年甘蔗-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甘蔗茎粗和单株产量均显著大于甘蔗单作。相关分析表明,甘蔗产量与甘蔗单株产量、有效茎数和株高均呈正相关,其中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下甘蔗产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减量施氮水平下的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的甘蔗产量与有效茎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来看,减量施氮和间作大豆对甘蔗产量影响不显著,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也没有显著负面影响。从节约成本和维持甘蔗产量来考虑,减量施氮水平下的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杨文亭李志贤赖健宁吴鹏章莹王建武
关键词:氮素株高有效茎数
间作对旱地CO_2和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是近年来科学界的研究热点,采用合适的种植模式是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作物间作对旱地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合理间作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促进不同作物秸秆向SOC转化、降低SOC矿化速率,从而减少CO_2排放.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在维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化学氮肥投入、土壤有效氮残留及还田秸秆产生的无机氮,降低N_2O排放.间作作物的互作、田间小气候环境的改善也是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今后,要增加土壤温室气体监测时长并对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尤其是从分子水平探究间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对温室气体产生过程的作用机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唐艺玲王建武杨文亭
关键词:间作CO2N2O土壤有机碳豆类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不同比例间作模式的系统产量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筛选最适合在广东省种植的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通过甜玉米-大豆4种比例间作模式(1∶2、2∶2、2∶3和2∶4)3年6季的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系统的产量效益.结果表明:除1∶2间作模式外,其他3种模式均具有间作优势,其中2∶4间作模式的增产优势最大,该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1.15~1.49),且体系相对于单作的净增产值为1 372.82~6 430.75 kg/hm2.就产量而言,甜玉米-大豆2∶4间作模式的增产优势最大,是比较理想的间作模式.
唐艺玲杜清赖建宁吴鹏
关键词:间作优势
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被引量:9
2014年
以1992—2011年广东省21个地区农作物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面积、农业投入等相关数据为依据,对全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进行了估算分析,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年来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总体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其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碳吸收量波动下降,果蔬作物碳吸收量显著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投入带来的碳排放所占比例最大。广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远远小于碳吸收量,农田作物具有较强的碳吸收功能,表现为明显的碳汇。从分布格局来讲,不同区域之间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差异很大。
孟成民刘清王建武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吸收碳排放
近10多年来我国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2
2013年
近10多年来,我国在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其中,在理论研究层面,主要涉及鸭稻共作对稻田养分循环与能、物流特征的影响,对病虫害的防控和天敌害虫动态的影响,对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防控,对水体环境与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土壤肥力特征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水稻生长性状及水稻群体结构形态建成的影响,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全球变化的影响,对水稻品质、产量、综合效益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利用鸭稻共作控制福寿螺的效果与机制等领域,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进展。在技术层面,主要开展了鸭稻共作生产技术规程、直播方式下鸭稻共作生产技术、免耕抛秧养鸭技术以及其他鸭稻共作新技术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个方面的研究展望,包括鸭稻共作的生态效应与机制及其长期定位研究、鸭稻共作关键技术的创新、系统集成与示范研究、鸭稻共作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与产业化研究,以及与全球变化和低碳农业发展的关联与接轨研究。
章家恩
关键词:鸭稻共作生态效应
减量施氮与间作模式对甜玉米AMF侵染和大豆结瘤及作物氮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通过4季(2014年秋季,2015年春、秋,2016年春季)大田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施氮水平[300 kg·hm^(-2)(N1:减量施氮)和360 kg·hm^(-2)(N2:常规施氮)]和4种种植模式[甜玉米|菜用大豆2∶3(S2B3)、2∶4(S2B4)间作、甜玉米单作(SS)和菜用大豆单作(SB)]对华南地区甜玉米和大豆产量、甜玉米AMF侵染率、大豆根瘤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减量施氮间作处理的甜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单作。2016年春季S2B3-N1处理大豆的根瘤数显著高于S2B3-N2处理;4季减量施氮和间作处理对大豆根瘤干重均没有显著影响。2015年春秋两季两种施氮水平间作处理的甜玉米生物量和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单作处理;且减量施氮间作模式甜玉米AMF侵染率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2015年秋季减量施氮间作模式处理甜玉米的磷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减量施氮与间作菜用大豆显著提高了甜玉米氮和磷含量、AMF侵染率、生物量及产量,是华南地区甜玉米资源高效利用的可持续生产模式。
周贤玉唐艺玲王志国王建武
关键词:氮吸收磷吸收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华南地区甜玉米连作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通过3季大田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比研究了两种施氮水平[300 kg(N)?hm?2,N0;360 kg(N)?hm?2,N1]和3种种植模式[甜玉米∶大豆按2行∶3行(S2B3)和2行∶4行(S2B4)行数比间作,甜玉米单作(SS)]对华南地区甜玉米连作农田N2O排放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施氮,减量施氮显著降低了土壤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N2O,kg?hm?2),其中S2B4-N0的减排效果最好,其3季的土壤GWPN2O依次比S2B4-N1减少66.31%、84.08%和51.31%。种植模式对GWPN2O没有显著影响;间作和减量施氮均显著降低了单位产量的GWPN2O(即N2O排放强度,GHGIN2O,kg?t?1),其中S2B4-N0的减幅最大,其3季平均的GHGIN2O分别比SS-N0和S2B4-N1降低71.60%和71.21%;减量施氮不会影响作物产量且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因此,减量施氮下的甜玉米||大豆间作不仅能保证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降低土壤N2O的排放,其中减量施氮水平下的甜玉米||大豆2行∶4行间作模式(S2B4-N0)的效益最佳。
唐艺玲管奥湄周贤玉赖叶宁王建武
关键词:施氮水平N2O
柑桔与其他作物间作对根区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初报
2014年
通过大田试验,对比研究了广东新会滩涂围垦地柑桔与花生间作、柑桔与生姜间作、柑桔单作、花生单作、生姜单作5种种植模式对根区土壤速效养分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种植模式的根区土壤pH出现分化,柑桔/花生和柑桔/生姜模式表现出极显著下降,其中以柑桔/花生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pH最低;(2)种植7个月后柑桔/花生和柑桔/生姜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生姜和花生单种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而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5种种植模式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均显著上升;(3)种植7个月后,柑桔单作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柑桔/花生、柑桔/生姜以及单作花生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柑桔/生姜和柑桔/花生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和花生单种、生姜单种之间无显著差异;(4)种植7个月后柑桔/生姜的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柑桔单种的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桔/生姜和柑桔/花生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桔/花生根区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种植期间显著上升;(5)5种种植模式的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和时间变化。由此可见,柑桔与其他作物间作对土壤速效氮、钾等养分的转化和维持有促进作用,因而值得在该地区果园推广应用。
赵本良章家恩严文斌刘文郭靖
关键词:柑桔作物间作根区土壤速效养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