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137)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毛佳代雪芳张雪燕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苯醚
  • 1篇苯醚甲环唑

机构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张雪燕
  • 1篇代雪芳
  • 1篇毛佳

传媒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中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GC-ECD)检测,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三七茎叶对其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三七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2.3~12.8 d;叶面施药后,其可被三七茎叶吸收并迅速向下传导至根部,且主要集中在须根中。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不同部位之间的最终残留量存在差异,依次为花>须根>块根。于三七病害发病初期(通常在三七开花前的营养生长期)施用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用量为有效成分67.5 g/hm2,施药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1次施药后间隔28 d收获的三七块根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0.55 mg/kg,须根中的残留量<0.72 mg/kg,花中的残留量<2.25 mg/kg,均低于欧盟规定的苯醚甲环唑在人参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20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三七花中的残留风险大于其他部位,但风险商值(RQ)仅为0.21%,处于安全水平。建议在使用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防治三七上的病害时,用药量为有效成分67.5 g/hm2,最多施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28 d。
张雪燕代雪芳毛佳王勇杨建忠陈昱君
关键词:苯醚甲环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