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0725003)
- 作品数:4 被引量:252H指数:3
- 相关作者:汪昌云郑志刚孙艳梅丁冬李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改善了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被引量:39
- 2010年
- 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改是否实现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目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的研究发现,股改显著地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部分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而股改预期实现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功能的改善是通过使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形成共同的公司治理利益基础,提升大股东治理的正向作用,以及使机构投资者发挥更加积极的监督制衡作用,并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接管威胁实施创造条件得以实现的。股改对于改善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有效性作用更加显著。因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股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最初预期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 汪昌云孙艳梅郑志刚罗凯
-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
- 媒体的负面报道、经理人声誉与企业业绩改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156
- 2011年
- 即使没有外部监管部门的介入,理论上媒体的负面报道将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形成对注重声誉的经理人行为的外部约束,从而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与公司下一期的业绩改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文在实证分析中控制了影响企业业绩的各种潜在因素,因此企业下一期的业绩改善很大程度来自于注重声誉的经理人针对媒体负面报道进行的业绩改善。在上述意义上,本文为媒体的负面报道通过影响经理人声誉来扮演公司治理角色提供了间接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之所以成为我国实现公司治理目的可以借助的法律外制度不仅仅是由于媒体报道导致了行政机构的介入进而促使企业改正,同样可能由于媒体的负面报道将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而形成对注重声誉的经理人行为的外部约束。
- 郑志刚丁冬汪昌云
- 关键词:媒体报道公司治理
- 代理冲突、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研究被引量:54
- 2010年
- 公司利益相关者间的代理冲突滋生了财务欺诈的动机。本文以我国发生财务欺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划分两类欺诈行为的基础上,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欺诈行为的影响及这一影响在两类欺诈行为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治理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效降低了两类欺诈发生的概率,而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增加了第二类欺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特殊的公司治理作用,本文从股改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改提高了大股东治理和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抑制欺诈的有效性,对第二类欺诈行为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对财务欺诈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财务欺诈行为显著降低了公司价值,且第一类欺诈行为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 汪昌云孙艳梅
- 关键词:财务欺诈代理冲突公司治理股权分置改革
- 基于二维跳扩散模型的股市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分析了在扩散模型中引入跳部分描述资产价格异动的经济逻辑,并进一步细化跳产生的经济原因,引入具有相关性的多维泊松过程描述不同股票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次数,推广了现有的多维跳扩散模型。并应用推广后的模型,以中国A股市场和中国香港股票市场指数为样本,分析两个市场异动的相关性,同时结合新闻数据赋予统计结果以经济解释。
- 汪昌云李楠
- 关键词:资产定价理论跳扩散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