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40043)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饶静刘珍玉郭静静叶敬忠孟祥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新乡医学院瓦赫宁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和问题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这个群体更易受到疾病的困扰。他们的医疗保障状况不仅关系到这个群体的城市生活和健康,也关系到社会公平与稳定。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性特征、权利意识的缺失、对于未来风险认识不足和用工单位对责任的规避,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状况较差。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有效监督和提升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等措施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医保的参保意识和参保率。
- 刘珍玉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实证研究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教育观念现状和问题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新乡市F村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教育观念现状,以河南省新乡市F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性家长,女性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更高;且村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子女教育期望值越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刘珍玉
-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 “国家和社会”框架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江苏省A县L镇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文章在"国家和农村社会"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及出现偏差的原因。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项目的形式加大教育投入,县级政府在统筹县域乡村基础教育资金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出现了偏差,乡村社会遭遇"被调整"加速衰败。导致县级政府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有"被城市化绑架"和缺乏自下而上的参与。
- 饶静孟祥丹
- 关键词:农村社区发展
- 失去乡村的中国教育和失去教育的中国乡村——一个华北山区村落的个案观察被引量:25
- 2015年
-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城乡教育因急速变迁而产生了痛楚。在打破传统中国"无差别统一的城乡良性循环",推进近代"新式教育"以来,城市剥削和压迫乡村的城乡关系就决定了中国教育一步步地失去乡村,失去了传统中国的乡村文化和乡村价值。21世纪以来的"办学城镇化"更进一步在空间上和地理位置上使得中国教育失去乡村。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不断地接受逐步失去"乡村"的事实,中国乡村也在外部压力下被迫应对"新式教育"以及"办学城镇化"的诸多调整,最终促成了今日我们看到的中国乡村教育之现实:如果说乡村有教育,也是城市的教育!
- 饶静叶敬忠郭静静
- 关键词:中国教育中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