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2B020301006)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蒋锋王晓明刘鹏飞张媛张姿丽更多>>
相关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玉米
  • 5篇甜玉米
  • 3篇性状
  • 3篇英文
  • 3篇QTL
  • 3篇QTL定位
  • 2篇玉米叶
  • 2篇糯玉米
  • 2篇配合力
  • 2篇鲜食
  • 2篇夹角
  • 2篇保鲜
  • 1篇雄穗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片
  • 1篇叶向值
  • 1篇玉米叶片
  • 1篇渣率
  • 1篇穗位

机构

  • 9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蒋锋
  • 7篇刘鹏飞
  • 7篇王晓明
  • 5篇陈青春
  • 5篇张姿丽
  • 5篇张媛
  • 3篇曾慕衡
  • 3篇陈趣
  • 2篇张永顺
  • 2篇陈沛君
  • 2篇张大伟
  • 1篇王汉宁

传媒

  • 3篇Agricu...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四交群体的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QTL定位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选育耐密紧凑株型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叶夹角和叶向值是衡量株型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选用叶夹角和叶向值存在差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PH6WC、87-1和自330构建1个四交(郑58/豫87-1//PH6WC/自330)组合,以228个四交F1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1张含225个SSR位点,全长1 387.2cM的玉米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间距为6.19cM。基于四交群体应用区间作图法检测4个环境下的QTL,共检测到13个叶夹角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3、4、5、7和10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1%~20.0%的表型变异;检测到15个叶向值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4、5、7、8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4%~20.1%的表型变异。其中qLA-E2-2和qLA-E4-2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692-umc2297(bin 5.03),分别解释16.6%和13.2%的表型变异;qLO-E1-1、qLO-E3-2和qLA-E4-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568-bnlg1953(bin1.02),分别解释10.1%、19.9%和12.3%的表型变异;qLO-E2-1和qLO-E3-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phi056-phi427913(bin 1.01),分别解释13.8%和10.0%的表型变异。这些多个环境共同检测到的QTL将为玉米耐密理想株型育种中叶夹角叶向值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益信息,加速耐密株型玉米品种的选育。
张姿丽刘鹏飞蒋锋陈青春张媛王晓明王汉宁
关键词:玉米叶向值QTL
鲜食甜玉米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以20个甜玉米(Zea mays L.cv.Sweet)杂交组合为对象,对其鲜质量以及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茎粗、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和穗位叶宽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与鲜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植株田间农艺性状与鲜质量相关程度较小;穗粗、行粒数、穗长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粗、行粒数、穗长对鲜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穗行数对鲜质量的间接影响较大.认为在高产甜玉米育种中,应重视穗粗和穗长的选择.
张姿丽蒋锋刘鹏飞陈青春张媛王晓明
关键词:甜玉米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甜玉米保鲜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长保鲜期甜玉米自交系T_3和短保鲜期自交系T_(15)为亲本,配制T3×T15组合的6个世代(P_1、P_2、F_1、B_1、B_2和F_2),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结合六世代联合遗传分析的方法对甜玉米保鲜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甜玉米保鲜相关指标的遗传规律及其分子基础。结果表明,甜玉米自交系T3的采后含糖量下降速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各分离世代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回交世代B_1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4.63%,多基因遗传率为17.67%;B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1.98%,多基因遗传率为0;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2.67%,多基因遗传率为12.93%。
黄成威陈沛君秦彤非张大伟张永顺蒋锋
关键词:甜玉米保鲜
鲜食型糯玉米出籽率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及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以7个鲜食型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出籽率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糯玉米出籽率与皮渣率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以非加性效应为主;7个亲本的出籽率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效应大小值顺序为N4>N8>N23>N27>N22>N46>N28,皮渣率GCA大小值为N46>N28>N8>N27>N4>N23>N22;两性状广义遗传率都较高,分别为90.15%和80.20%,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32.43%和29.42%;N4和N8可作为选育高出籽率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N23可作为选育低皮渣率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
刘鹏飞陈趣蒋锋曾慕衡张媛陈青春张姿丽王晓明
关键词:糯玉米出籽率配合力
甜玉米保鲜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英文)
2016年
采用长保鲜期甜玉米自交系T_3和短保鲜期自交系T_(15)为亲本,配制T_3×T_(15)组合的6个世代(P_1、P_2、F_1、B_1、B_2和F_2),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结合六世代联合遗传分析的方法对甜玉米保鲜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甜玉米保鲜相关指标的遗传规律及其分子基础。结果表明,甜玉米自交系T_3的采后含糖量下降速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各分离世代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回交世代B_1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4.63%,多基因遗传率为17.67%;B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1.98%,多基因遗传率为0%;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2.67%,多基因遗传率为12.93%。
黄成威陈沛君秦彤非张大伟张永顺蒋锋
关键词:甜玉米保鲜
一种快速批量粉碎玉米叶片提取DNA新方法的初步研究(英文)
2015年
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步骤,而叶样研磨是提取步骤中最为费时费力的环节。该研究探索出一种快速、批量粉碎玉米叶片以提取DNA的方法,并以SSR分子标记试验验证此方法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的应用的可行性,为大容量样品分子标记试验提供一种快速、批量、成本低、无毒安全的粉碎叶样的方法,提高试验效率。
刘鹏飞陈趣曾慕衡王晓明蒋锋
关键词:DNA提取SSR标记玉米
甜玉米穗位叶面积QTL定位被引量:7
2014年
选用穗位叶面积有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T4和T19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232个单株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77个位点全长868.7 cM的玉米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1.28 cM。在F2群体中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玉米全基因组上检测穗位叶面积QTL,共检测到4个与甜玉米穗位叶面积相关QTL,分别位于玉米第4、5、9染色体上,可解释5.98%~11.12%的表型变异。这一结果将加快高产、耐密和抗倒伏甜玉米育种进程,实现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张姿丽蒋锋刘鹏飞陈青春张媛王晓明
关键词:叶面积QTL
糯玉米叶夹角遗传特性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按双列杂交Griffing II估算了7个糯玉米自交系及21个组合叶夹角性状的配合力,并对玉米叶夹角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自交系叶夹角性状的GCA值大小顺序为N22>N8>N28>N7>N23>N27>N4,N27的GCA值表现为较大的负效应,其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较小,说明N27可作为培育叶夹角较小、株型紧凑的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糯玉米叶夹角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叶夹角性状的增效受隐性基因控制,叶夹角性状的广义遗传率较低,为68.50%,狭义遗传率较高,为72.62%,在育种实践中,宜早代选择。
陈趣曾慕衡蒋锋黄成威王晓明刘鹏飞
关键词:糯玉米配合力
甜玉米雄穗一级分枝数QTL定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为改良玉米雄穗性状.【方法】以雄穗一级分枝数有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自交系T4和T19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32个单株的F:群体,考察雄穗一级分枝数,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和结论】结果获得一张包含77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全长868.7cM,标记平均间距为11.28cM,共检测到4个与超甜玉米雄穗一级分枝数相关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玉米第4、7、8染色体上,可解释5.08%~17.71%的表型变异.主效QTL位点q船Ⅳ-4位于第8染色体,可解释17.71%的表型变异.这些QTLs将为雄穗一级分枝数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捧提供依据.
张姿丽蒋锋刘鹏飞陈青春张媛王晓明
关键词:甜玉米QT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