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2-386)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素云于洋洋董丽崔心明齐波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CT与FF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中联合应用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的27例(28只眼,35个渗漏点)CSC患者进行OCT检查。结果35个渗漏点中,OCT检查发现23眼(28个渗漏点)为神经上皮层脱离,2只眼(3个渗漏点)为色素上皮层脱离,2只眼(4个渗漏点)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伴色素上皮层脱离。结论FFA和OCT在对CSC的诊断上各具优势,FFA可定位渗漏点,反映疾病的范围和程度,利于激光治疗。OCT可定性定量检查CSC,并指导激光治疗。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CSC。
- 于洋洋王素云董丽
- 关键词:相干光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与视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在频域光学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CT,SD-OCT)的图像特征以及其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确诊CSC的30例患者双眼行SD-OCT检查,同期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确定渗漏点位置。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以及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图像特征,并记录视网膜神经上皮最高的脱离高度和脱离宽度,以及黄斑中心凹的厚度,通过对图像形态学分析及测量,比较CSC患眼形态学改变与视力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有19只眼在频域oct图像中显示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占患眼的57.5%;有7只眼表现为RPE层突起,占患眼的21.2%;有4只眼表现为RPE层不规则,占患眼的12.1%;2只眼变现为RPE层无明显异常。对侧无症状眼中也发现有9只眼在SD-OCT中表现了RPE的异常。其中2只眼可见PED,6只眼可见RPE层不规则,1只眼可见RPE层突起。CSC患者视力与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呈显著负相关(r=-0.572,P=0.000);视力与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呈负相关(r=-0.357,P=0.025);视力与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宽度无相关性(r=-0.403,P=0.253)。结论频域oct能清楚显示CSC的形态特征并能观察病情程度,对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于洋洋崔心明齐波王素云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