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B7400008)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二占王艾录王砚更多>>
-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四川石油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语言理据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理据义、理据性和理据论被引量:10
- 2011年
- 语言理据学是一门隶属于认知语言学的新学科。理据义、理据性和理据论是其中最基本的三个概念。理据义是对具体语言符号产生动因的语言解释,理据性则是整个语言符号在这一方面的性质,二者形成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理据论是在理据义和理据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方法论,即从认知、功能、文化等角度解释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动因的理论。语言理据学围绕这三个基本概念进行着事实的挖掘和理论的阐释,从而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能够使自然语言获得更加充分的解释力。
- 李二占王艾录
- 关键词:理据性
- “理据”作为语言学术语的几种涵义被引量:6
- 2011年
- 理据是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术语,但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特征和词义组合上的浓缩化倾向,它常表现出不同的涵义及用法,细分为:(1)最一般意义上的理由或根据;(2)广义上的语言自组织过程中促动和激发语言生成、发展与变化的动因;(3)语言系统某一层面的理据,如音位理据、词语理据、句法理据等;(4)词语的理据性和理据义;(5)从认知角度解释语言现象的一种崭新理论——理据论。对理据一词的多种涵义进行分类和解释,有助于人们厘清它在实际使用中引发的一些含混现象,从而促进语言理据研究。
- 李二占王艾录
- 关键词:理据理据性
- 字本位论与理据论深层对接关系的思考被引量:2
- 2009年
- 字本位论从"字"这一最基本的音义结合的理据块寻求汉语的语法规律,理据论则以"字"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探究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动因。这两种理论都关系到语言编码的基本单位和基本原理问题,因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字本位论从理据入手,理据论从字切入。这也使得从表面看似乎没有直接联系的两种理论在深层次中对接成趣,二者把历时与共时、语义与语法和谐相系,共同为挖掘汉语的本质特点、解读语言的奥秘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 李二占
- 关键词:语言编码
- 理据论与“字”本位论关系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字"本位持论者志于确定汉语运行的基础,认为"字"是汉语中最基本的音义结合的理据块。理据持论者则志于探究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以"字"为探索语言理据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本文从学术背景、相互关系、基本单位、语言共性和研究目标五个方面对理据论与"字"本位论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二者具有深层次的联系;就是说,虽然研究角度与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把历时与共时、语义与语法和谐相系,共同为挖掘汉语的本质特点、解读语言的奥秘开创了新的领域。理据论与"字"本位论貌离而神合,异曲而同工。
- 李二占
- 语言理据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被引量:1
- 2010年
- 理据性和任意性都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一起构成"和而不同"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据论是理据性的理论升华,是人们借用心理学中的"动因"概念并从认知、功能、文化等角度来解释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语言表述是捕捉理据的唯一方式,离开语言表述,理据研究将成为空谈;理据(理据义)是每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结合在一起的动因,而理据性是对这种结合关系在性质上的描写与判断,二者形成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 李二占
- 关键词:理据性语言表述
- 语言任意性研究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被引量:6
- 2010年
- 索绪尔从共时角度对以希腊字母为原始型的印欧语研究从而揭示了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中国的语言学家从历时的角度对汉语进行研究从而明确了语言的理据性特征。两大语言研究范式在当代语言学的共时坐标上相遇和碰撞,从而引出几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如何理解任意性理论?语言符号理据性理论的含义是什么?二者怎样对接与相容才能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有利于发展语言理据学这门新学科,又能够深化对任意性研究这一哲学老题的认知。
- 李二占王艾录
- 关键词:任意性理据性
- 方位短语结构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人们感受空间离不开参照物、方位词和所指区域三个因素。参照物可分面性参照物和线性参照物。所指区域分外所指区域和内所指区域。线性参照物、面性参照物同外所指区域、内所指区域的位置关系比较复杂。方位短语分顺序式和逆序式,逆序式又分"同义逆序式"和"异义逆序式"。欧化式属于"同义逆序式",线性参照物的方位短语属于"异义逆序式"。线性参照物的自身分段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
- 王艾录
- 语言任意性和理据性深层关系探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当代认知语言学所揭示出的大量事实证明,语言符号除具有任意性外,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理据性。这一结论也与中西两大语言研究范式相契合。索绪尔从共时角度对以希腊字母为原型的印欧语研究揭示了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中国的语言学家从历时角度对汉语的研究明确了语言的理据性原则。任意性与理据性之间的深层关系决定了任意性研究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纠正人们对语言理据学这门新学科的一些误解,而且更有利于深化对语言任意性研究这一重大问题的认知。
- 李二占王砚
-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理据性
- 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理论被引量:1
- 2010年
-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重要的客观属性。从现代语言学发展到当代语言学的过程中,这一对客观属性被语言学家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两种彼此关联的理论——任意论和理据论。因此从"客观属性"与"主观理论"二分的全新角度看,贯穿现当代语言研究始终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实质上是任意论与理据论之争,而正确地处理任意论与理据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语言研究方法论。
- 李二占
- 关键词:任意性理据性理论升华
- 说任意性易、说理据性难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任意说和理据说是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两种理论。任意说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论证;理据说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有某种联系,可以论证。从索绪尔开创现代语言学起,任意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理据说处于被忽略的角落。形成"说任意性易、说理据性难"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索绪尔的巨大影响外,主要还有: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属性不同;任意性与理据性的理论背景有异;理据考证工作具有相当的艰巨性;现代书籍缺少理据知识的记载;语言研究传统导致了有利于任意说的思维定势。
- 李二占
- 关键词:任意性理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