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07015)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素军冯尚彩张学春更多>>
- 相关机构:临沂大学临沂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大孔树脂提取沙苑子总黄酮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从AB-8、HPD-100、D101、X-5、NKA-9、LSA-20、LSA-30、D201、SP70、ZTC-1十种大孔树脂中筛选提取中药沙苑子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利用静态吸附法确定最佳吸附树脂,利用动态吸附法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 X-5树脂对沙苑子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其优化工艺条件为:0.2g生药/mL水溶液上20cm×1.6cm层析柱,吸附速率为1.0mL.min-1,用6BV水洗脱杂质,6BV 70%乙醇洗脱得总黄酮。结论本提取工艺所得总黄酮纯度高,可为大规模提取提供重要参考。
- 张素军冯尚彩
- 关键词:沙苑子总黄酮大孔树脂
- 蒺藜不同产地化学成分HPLC-模糊聚类分析
- 2011年
-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的蒺藜在药效物质基础上是否有差异。方法:对蒺藜的化学成分进行HPLC分析,以相关系数法对色谱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在0.999的置信水平上,全国六个产地的蒺藜样品聚为一类。结论:不同地区的蒺藜在药效物质基础上几乎没有差异。
- 张素军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化学成分模糊聚类
- 蒺藜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聚类分析
- 2011年
- 目的:测定蒺藜不同药用部位在药效物质基础上的差异大小。方法:对蒺藜果实、茎、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HPLC分析,以相关系数法对色谱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在0.820的置信水平上,果实、茎、叶、根聚为一类;在0.853的置信水平上,果实和叶聚为一类,茎和根聚为一类;在0.973的置信水平上,茎和根聚为一类,果实和叶各自分类;在0.980的置信水平上,果实、茎、叶、根各自分类。结论:在药效物质基础上,果实和叶子与其他部位差别较大,而茎和根之间则差别较小。
- 张素军
- 关键词:蒺藜药用部位高效液相色谱化学成分模糊聚类
- 蒺藜皂苷对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STT)对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灌胃蔗糖或葡萄糖,同时灌胃STT,60 min后,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提取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体外测定STT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灌胃蔗糖同时灌胃STT 60min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70.19%(P<0.001)和68.05%(P<0.001),但STT对灌胃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0.1、1、10 mg/mL的STT能够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活性(P<0.001),抑制率分别为20.83%、43.73%和52.62%。结论STT能够显著降低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其可能机理为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张素军冯尚彩
- 关键词:餐后血糖水平Α-葡萄糖苷酶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
- 蒺藜果实、茎叶不同采收期总皂苷含量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测定比较蒺藜不同采收期果实与茎叶中总皂苷含量,以确定不同部位的最佳采收期和地上全草入药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菝葜皂苷元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310 nm,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蒺藜茎叶总皂苷含量在7月份最高,果实总皂苷含量在10月份最高,地上全草总皂苷含量7月份最高。结论:从总皂苷的角度,蒺藜茎叶或全草7月份采收为宜,果实10份采收为宜,同时表明蒺藜全草入药的可行性。
- 张素军
- 关键词:蒺藜皂苷采收期
- 不同产地蒺藜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测定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ITS)基因序列,确定不同产地的蒺藜在种质遗传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定不同产地蒺藜的rDNA-ITS基因序列。结果测得ITS碱基序列742 bp,其中ITS1全部序列267 bp,5.8 S全部序列167bp,ITS2全部序列209 bp。6个产地的蒺藜样品的ITS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结论不同地区的蒺藜在种质上没有发生变异。
- 张素军张学春
- 关键词:蒺藜种质鉴定
- 不同产地蒺藜种质鉴定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的蒺藜的种质遗传,和药效物质基础上的一致性。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定不同产地蒺藜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的基因序列;对蒺藜的化学成分进行HPLC分析,以相关系数法对色谱结果进行模糊聚类。结果测得ITS碱基序列742 bp,其中,ITS1全部序列267 bp,5.8 S全部序列167 bp,ITS2全部序列209 bp,六个产地的蒺藜样品的ITS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在0.90的置信水平上,六个产地的蒺藜样品聚为一类。结论不同地区的蒺藜在种质上是一致的,在药效物质基础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 张素军
- 关键词:蒺藜种质鉴定模糊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