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008)
作品数:
2
被引量:14
H指数:2
相关作者:
闵晓芳
陈丽锋
邓伯勋
余慧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柑橘
1篇
蒂腐病
1篇
生防酵母菌
1篇
生物学
1篇
生物学特性
1篇
拮抗菌
1篇
病害
1篇
采后
1篇
采后病害
机构
2篇
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2篇
余慧
2篇
邓伯勋
2篇
陈丽锋
2篇
闵晓芳
传媒
1篇
植物保护
1篇
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2篇
200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柑橘黑色蒂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2007年
从自然发病的柑橘果实表面分离出柑橘黑色蒂腐病菌(Diplodia natalensis Evans),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都有很大影响,其中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菌丝生长旺盛,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大。病原菌适宜的生长及产孢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对病菌的生长及产孢没有显著的影响;病菌的致死温度在75℃左右,在测试的常用化学药剂中,以咪鲜胺对其抑制效果最好。
陈丽锋
邓伯勋
闵晓芳
余慧
关键词:
柑橘
生物学特性
柑橘采后蒂腐病生防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离体及混菌试验,筛选出了对柑橘黑色蒂腐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9株酵母菌。其中X-1、MA-2在离体条件下效果最好,在混菌5d后仍不见病原菌的生长。通过果实抑菌试验得到活体条件下效果最好的菌株Pg2-5,处理后果实的发病率在20.00%,比对照76.67%降低了56.67个百分点。防治效果与酵母菌的浓度呈正相关,与培养时间呈负相关。经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Pg2-5为假丝酵母属欧诺比假丝酵母。
陈丽锋
闵晓芳
邓伯勋
余慧
关键词:
柑橘
蒂腐病
拮抗菌
采后病害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