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CSTC-2006AC1018)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6
相关作者:魏世强潘声旺袁馨曹生宪罗在波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多环芳烃
  • 5篇植物修复
  • 2篇紫色土
  • 2篇金发草
  • 2篇聚丙烯
  • 2篇聚丙烯酰胺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酰胺
  • 2篇PAM
  • 1篇氮素
  • 1篇沿阶草
  • 1篇油菜
  • 1篇苏丹草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性质
  • 1篇紫花
  • 1篇紫花苜蓿
  • 1篇苜蓿
  • 1篇蚯蚓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市农业资...
  • 1篇成都大学

作者

  • 7篇魏世强
  • 5篇袁馨
  • 5篇潘声旺
  • 4篇曹生宪
  • 2篇江韬
  • 2篇滕玲玲
  • 2篇罗在波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聚丙烯酰胺对紫色土氮素淋溶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室内人工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对紫色土NH4+和NO3-淋溶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PAM施用后,对土壤中氮素的迁移淋溶特性产生了明显影响,处理效果与施用浓度有关,PAM浓度0.01%~0.05%处理明显抑制了土壤氮素的垂直迁移,而PAM浓度高于0.1%时,抑制作用不突出甚至促进氮素的淋出。以0.01%PAM处理抑制效果最好,淋滤液中NH4+和NO3-累积淋失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12.43%和18.08%,氮素输出总量较对照减少了16.97%;土壤表层(0~5cm)NH4+和NO3-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22%和31.3%,土壤下层(25~30cm)NH4+和NO3-较对照减少了41.3%和78.8%。说明PAM具有很好的保肥和抗淋溶作用,为其应用于农田氮素养分调控提供了基础依据。
罗在波魏世强滕玲玲
关键词:紫色土淋溶氮素
聚丙烯酰胺对紫色土中磷素吸附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分别研究了特定磷质量浓度下系列PAM用量和系列磷质量浓度下特定PAM用量对磷素在土壤中吸附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土壤经过PAM处理后其对磷素的吸附性能发生了明显改变。施用PAM使紫色土磷的吸附量降低,PAM用量较低时,吸附量随PAM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0.1%~0.5%PAM内两者之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紫色土磷最大吸附量为277.8μg·g^-1,0.1%、0.2%、0.4%PAM处理后紫色土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均降低,分别为263.28μg·g^-1、227.38μg·g^-1、212.88μg·g^-1,但吸附强度却没减弱,甚至得到加强。PAM通过改变土壤集结状态和表面性质对土壤磷慢速吸附阶段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对快吸附阶段无明显影响。
滕玲玲罗在波江韬魏世强
关键词:PAM磷浓度土壤性质
油菜-紫花苜蓿混种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混种模式下植物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联合修复、积累效应。【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比研究油菜、紫花苜蓿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对土壤中芘、菲的去除效果与修复机制。【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混种模式下芘、菲的修复效果明显超过单种模式。油菜、紫花苜蓿联合种植70d后,土壤中菲、芘平均去除率为75.06%、68.22%,分别比二者单独种植时高出43.26%、40.38%和11.03%、16.29%,强化效果明显。植物本身能够吸收与累积在一定量的菲和芘,累积量与土壤中菲、芘的添加浓度正相关。相同污染水平下,茎叶部积累量低于根部、菲小于芘、混种模式低于单种模式。在植物-微生物系统中,微生物降解、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是菲、芘去除的主要途径,但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是混种模式下强化修复PAHs污染的主要原因。【结论】混种模式能强化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减少植物积累、缓解污染风险。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混种土壤
沿阶草(Ophiopogon japanicus)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9
2008年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沿阶草对土壤中芘、菲的去除效果与修复机制。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0~322mg·kg^-1)内,植物一微生物系统对芘、菲的去除效果明显。种植沿阶草60d后,菲、芘去除率分别为77.58%~96.3%、65.25%~83.25%;平均去除率分别比对照1(加0.1%NaN3)高82.27%、72.73%,比对照2(无NaN3)高43.26%、46.27%。沿阶草能吸收积累土壤中的菲和芘,根部和茎叶部菲、芘含量随土壤中菲、芘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生物浓缩系数随土壤中菲、芘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根部大于茎叶部、芘大于菲。修复过程中,非生物因子、植物积累、植物代谢对菲、芘的去除率分别为6.61%、0.157%、6.54%和3.18%、1.21%、5.72%;微生物降解、植物-微生物问的交互作用对菲、芘的去除率分别为39.01%、26.47%和36.57%、39.34%。说明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微生物降解作用是土壤中菲、芘去除的主要原因。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沿阶草土壤
金发草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机制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 L.)对土壤中芘、菲的去除效果与修复机制.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20-322 mg·kg^-1)内,种植金发草能有效去除土壤中芘、菲污染.70 d后,菲、芘去除率分别为50.97%-86.77%、46.45%-76.7%;比对照1(加0.1%NaN3)高63.56%、58.6%,比对照2(无NaN3)高46.09%、42.92%.金发草能吸收、富集部分菲和芘,根、茎叶组织中菲、芘含量随菲、芘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根部大于茎叶部、芘大于菲,但生物浓缩系数却逐渐减小.修复过程中,非生物因子、植物代谢、富集、微生物降解对菲的去除率分别为5.1%、0.32%、4.22%、17.47%,对芘的去除率分别为2.56%、4.27%、2.01%、15.68%;植物-微生物间的交互作用对菲、芘的去除率分别为41.56%、36.64%.说明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是金发草修复土壤中菲芘污染的主要机制.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金发草土壤
蚯蚓活动对金发草修复土壤菲芘污染的强化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sp.)对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 L.)修复菲、芘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20.1~322.1mg kg-1)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菲、芘污染土壤中金发草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添加蚯蚓70d后,种植金发草的土壤中菲、芘的平均去除率高达77.0%、70.6%,平均去除率分别较无蚯蚓作用时(68.7%、61.2%)增长了8.3%、9.5%;相同污染水平下,蚯蚓活动对芘的强化去除程度总是大于菲。各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菲、芘去除的平均贡献率(46.6%、42.8%)最为突出,分别较无蚯蚓活动时(41.6%、36.6%)增长了5.0%、6.1%。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中菲、芘污染的去除作用。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江韬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金发草蚯蚓
苏丹草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7
2009年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苏丹草对土壤中菲、芘的去除效果,及植物和微生物在去除土壤菲、芘中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0~322.06mg·kg-1)内,土壤-苏丹草系统(TR3)对菲、芘的去除效果明显。种植苏丹草60d后,土壤菲、芘去除率分别为73.07%~83.92%、63%~77.62%;平均去除率分别比对照1(无植物,不加0.1%NaN3)高55.58%、50.71%,比对照2(无植物,加0.1%NaN3)高72.71%、66.57%,说明种植苏丹草可以促进微生物对土壤中芘、菲降解。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也显示,酶活性越高,污染物降解率越高,反之亦然。因此,植物-微生物间的交互效应是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主要途径。
袁馨魏世强潘声旺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土壤苏丹草土壤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