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2B031800106)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明月陶玉倩张赛杨颖陈淑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性
  • 1篇血症
  • 1篇乳酸血症
  • 1篇双光子
  • 1篇酸血症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素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样
  • 1篇卒中样发作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脑肌病
  • 1篇线粒体脑肌病...
  • 1篇脑肌病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脑血管反应
  • 1篇脑血管反应性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张赛
  • 2篇陶玉倩
  • 2篇李明月
  • 1篇田青
  • 1篇裴中
  • 1篇陈淑英
  • 1篇吴腾腾
  • 1篇杨颖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活体双光子成像观察小鼠脑血管CO_2反应性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活体观察脑血管CO2反应性及初步探讨其反应机制。方法利用双光子成像技术,在磨薄的颅窗下观察5只雄性C57小鼠脑皮层动脉、穿支动脉、皮层静脉及毛细血管共4种脑血管对吸入CO2的反应,分别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及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吲哚美辛阻断血管扩张通路,观察血管反应性变化。结果吸入1 min 5%CO2后4种脑血管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穿支动脉扩张最显著(45.01%±4.45%);使用L-NAME后4种脑血管对CO2反应性较使用前显著下降(P<0.05);使用吲哚美辛后动脉CO2反应性较使用前及使用L-NAME后显著下降(P<0.05),但毛细血管CO2反应性较使用前无下降(P>0.05)。结论 4种脑血管在吸入CO2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反应,前列腺素类及NO参与介导反应。本实验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李明月吴腾腾张赛裴中陶玉倩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前列腺素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影像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6例MELAS综合征患者共16次卒中样发作,首次发病时被误诊或漏诊,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及癫痫。头颅MRI示顶叶、颞叶及枕叶皮层可逆的血管源性水肿,2例患者出现颅内血管不同程度硬化及狭窄。肌肉病理检查显示破碎样红纤维及萎缩肌纤维,电镜发现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萎缩及线粒体结构改变,5例患者发现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且儿童发病的患者mtDNA突变率较成年人发病者高,且突变比例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MELAS综合征首次发病极易误诊及漏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及基因检测来明确诊断。
张赛陶玉倩田青杨颖李明月陈淑英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