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4045)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涛朱明强李冲龚文亮张国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三苯
  • 1篇三苯基
  • 1篇生物成像
  • 1篇全息
  • 1篇全息成像
  • 1篇吡喃
  • 1篇咪唑
  • 1篇螺吡喃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变色
  • 1篇芳基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开关
  • 1篇苯基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张国峰
  • 1篇龚文亮
  • 1篇李冲
  • 1篇朱明强
  • 1篇陈涛

传媒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螺吡喃分子光开关被引量:14
2013年
螺吡喃是一类研究最早,最广泛的有机光致变色分子.利用光照前后螺吡喃分子结构上和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质的变化,将其作为分子光开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化学传感、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综述了部分螺吡喃分子光开关的合成和性质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对其作为新型的荧光探针未来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做了展望.
张国峰陈涛李冲龚文亮Matthew P.Aldred朱明强
关键词:螺吡喃生物成像
六芳基联咪唑分子开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六芳基联咪唑(Hexaarylbiimidazole,HABI)的光致变色效应,是1960年Hayashi和Maeda在研究2,4,5-三苯基咪唑氧化时产生化学发光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作为一类新型光致变色分子,HABI同时具有光致变色、热致变色以及压致变色特性。其变色机理是光照打断HABI分子中两个咪唑环之间的C—N化学键,产生两分子三苯基咪唑自由基(triphenylimidazole radical,TPIR)。由于HABI在变色后形成的有色态(TPIR)褪色比较慢(半衰期τ1/2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同时生成的自由基比较活泼,容易发生不可逆副反应,使得其作为光致变色材料的抗疲劳性较差。近十几年,Jiro Abe课题组提出桥联绑定两个三苯基咪唑的构想,使得HABI的光致变色逆反应的半衰期由数分钟降低到几十微秒,尤其是近期,改性后的HABI成功运用于实时全息成像,显示了HABI作为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美好前景。本课题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HBAI的光致变色效应发展成荧光分子开关,设计合成出具有荧光分子开关性能的HABI并加以优化,成功地运用于超分辨成像。基于HABI的荧光分子开关及其新兴光学应用有望成为分子开关研究的新热点。
龚文亮熊祖劲朱明强
关键词:光致变色全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