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SH028)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施俊琦盛子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求职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情绪
  • 1篇情绪调节
  • 1篇情绪调节能力
  • 1篇求职行为
  • 1篇积极情绪
  • 1篇感知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盛子桐
  • 2篇施俊琦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感知求职进展对求职行为的影响: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利用295个毕业生的样本点,分两个时间点进行数据收集,并采用分层回归进行中介作用分析,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机制中的情绪这一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求职积极情绪对下一期求职行为存在着显著预测作用,并且求职积极情绪在感知求职进展和求职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强调了情绪在求职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最后对大学毕业生和就业指导人员提出了建议。
盛子桐施俊琦
关键词:情绪求职行为
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2
2012年
鉴于以往不同理论关于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影响提出了不同的预期,以338名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被试为样本,依据社会认知理论、目标层次理论和控制理论,并结合动态求职理论和双维度求职模型,试图对以往理论加以整合,并探究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求职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在上述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的个体来说,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高的个体来说,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求职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自我效能对求职行为的影响不同。同时对大学生求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盛子桐施俊琦
关键词:情绪调节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