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5DICA30470-007)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熊小飞苏天凤夏军红江世贵黄建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南海海域斑节对虾群体与西印度洋、西太平洋群体种群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海南三亚、深圳、湛江、北海4个斑节对虾群体共95个个体的延伸因子1-alpha内含子序列进行了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转化,并将阳性克隆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终获得了大小约216bp的可供分析的核苷酸序列。将获得的序列与从Genbank上下载的西太平洋、西印度洋种群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域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最低,西太平洋海域的基因多样性水平最高;通过对遗传分化指数FST的分析,发现西太平洋群体和西印度洋群体之间以及两者与中国海域群体间遗传分化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UPGMA系统树显示,10个斑节对虾群体形成两大分支,一支由西太平洋群体和中国海域群体组成,另一支由西印度洋群体单独组成;中国海域群体中北海群体单独聚成一支。序列差异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域群体与西印度洋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与西太平洋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中国海域内部各群体之间,北海群体与海南、深圳、湛江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种群。
- 熊小飞江世贵夏军红苏天凤龚世园
- 关键词:斑节对虾种群结构
- 斑节对虾7个全同胞家系间亲缘关系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为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后续育种工作的需要,研究了斑节对虾7个全同胞家系的亲缘关系。从95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16对,16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79个等位基因(A)。每个位点的A为2~10个,平均4.9375,有效等位基因(Ne)1.7575~5.3980,平均3.3878,平均杂合度观测值(Ho)0.6679,平均杂合度期望值(He)0.669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6110。7个家系总近交系数(FIT)0.0099,家系内近交系数(FIS)-0.3725,家系间基因分化系数(FST)0.2709。根据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对7个家系进行聚类,F2和F6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聚为一类,与F7家系遗传距离最远。结果表明,家系间基因交流较低,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且很少发生近交,F7家系可以优先考虑与其他家系进行杂交选育。
- 苏天凤熊小飞江世贵黄建华周发林夏军红
- 关键词:斑节对虾微卫星标记家系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