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0BZW007)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何明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题材
  • 3篇工业题材
  • 2篇电视作品
  • 1篇电视台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化
  • 1篇神品
  • 1篇题材作品
  • 1篇品格
  • 1篇专题片
  • 1篇专题片创作
  • 1篇精神品格
  • 1篇化探
  • 1篇脊梁
  • 1篇共和国
  • 1篇海岸
  • 1篇大连电视台

机构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何明

传媒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关于辽宁工业题材电视作品新形象的思考
2011年
作为工业大省的辽宁,始终屹立在时代的潮头,以无数个精彩的"第一",夯筑起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基石,助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国六十年来,在辽宁发展史的每一个节点上,都镌刻着产业工人的基因,无论是有形的钢铁建筑,还是无形的精神品格。所以,工业题材电视作品作为一种凝聚辽宁形象与辽宁精髓的精神产品,在辽宁理应被深入发掘、精心打造。
何明
关键词:工业题材电视作品精神品格共和国
辽宁工业题材专题片创作路径探索——以大连电视台《崛起的海岸——城市的脊梁》创作实践为例
2012年
《崛起的海岸——城市的脊梁》是近年来为数不多工业题材电视专题片作品。为表达大连这座城市世代相传的工业精神本体,创作者采用"典型化"创作中的"人物典型化"、"细节典型化"、"背景典型化"的思路,成功的使该部作品脱离了枯燥乏味、主题先行的传统工业题材专题片创作模式,生动的刻画了产业工人的使命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有力地表现了凝刻在这座城市骨髓里的工业精神遗产。
籍惠鹏何明
关键词:工业题材专题片
工业题材电视作品创作的艺术化探析——以辽宁本土题材作品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涌现的一批优秀的辽宁本土工业题材电视作品,在工业背景下,对辽宁真实的工业史、工业变革、生活在工业城市中的人们的现实处境、行为方式和内心渴求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无论是艺术化的运用画面语言、艺术化的塑造人物、应用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还是把影视技术手段有机地融入进艺术的表现手段,都体现了艺术性特质,使工业题材的电视作品更具艺术含量和文化意义进而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何明
关键词:工业题材电视作品艺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