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1-03)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曹立勇刘艳闫成业欧阳由男牟同敏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黑龙江省水稻秸秆还田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4
- 2022年
-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秸秆产出大省。目前,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以还田为主,燃料化、饲料化为辅。但由于当地平均气温低、还田技术粗糙等因素导致水稻秸秆处理难、利用率不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方式,综述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水稻秸秆还田利用进行了展望。
- 曹正男赵振东张海龙宁晓海欧阳由男欧阳由男
-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金优207的白叶枯病抗性被引量:14
- 2013年
- 以先恢207为受体亲本,华恢20(携带Xa7和Xa21基因)和CBB23(携带Xa23基因)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聚合育种,育成了携带Xa7、Xa23、Xa7+Xa21、Xa7+Xa23基因的株系各2个,携带Xa21基因的株系1个。用PXO61、PXO99、ZHE173、GD1358、FuJ、YN24及HeN11等7个菌株对这9个育成株系及其与金23A配制的杂交组合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并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携带Xa7基因的株系和杂交组合抗PXO61、ZHE173、GD1358、YN24、FuJ等5个菌株,携带Xa21基因的株系和组合抗PXO61、PXO99、ZHE173、GD1358、YN24、FuJ等6个菌株,同时携带Xa7和Xa21基因的株系和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中抗、抗病或高抗,携带Xa23基因和同时携带Xa7和Xa23基因的4个株系和组合抗或高抗7个菌株。初步筛选出1个携带Xa7基因的组合金23A/CY10012-2、1个同时携带Xa7和Xa21基因的组合金23A/CY10004-7,分别抗5个和7个白叶枯病菌株,且产量、稻米品质和生育期均与金优207相似。以这2个组合作为金优207的替代组合进行生产种植,可以提高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籼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 闫成业刘艳牟同敏
- 关键词:杂交水稻金优207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腐植酸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在农业生产中,腐植酸具有促进生长、提高肥效、增强抗逆性、改善品质及改良土壤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腐植酸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稻米品质以及土壤特性的影响,展望了腐植酸今后的应用研究,如与化肥适宜的配施比例、施用浓度等,以期为水稻优质、高产、稳产及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 赵振东孙廉平孙廉平宁晓海曹立勇
- 关键词:腐植酸水稻生长发育稻米品质土壤特性
- 利用F2和F3群体定位水稻粒形和千粒重QTL被引量:3
- 2019年
- 水稻籽粒的粒长、粒宽和粒厚共同塑成了水稻粒形,并决定水稻籽粒的千粒重及外观品质,而千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三要素之一。本研究以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母本,以大粒籼稻TGMS29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和F3群体,对影响水稻籽粒粒形和千粒重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进行定位。2014年和2015年检测到影响籽粒粒长的QTL 5个,粒宽QTL 8个,粒厚的QTL 4个,千粒重QTL 4个。其中,两年重复检测到2个粒长QTL,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RM1和RM490之间,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1.3%、22%,和第2染色体RM240和RM208之间,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2.8%、15.7%。两年均被检测到的粒宽QTL位于第3染色体RM251和RM571之间,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53.60%、55.00%。两年均被检测到的千粒重QTL位于第1染色体RM220和RM1之间,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15.1%、15.4%。这些QTLs的鉴定为稻米粒形和千粒重的遗传研究提供了帮助,也为稻米品质和产量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 侯俊周浩高冠军李平波何予卿张庆路
- 关键词:水稻粒长粒宽千粒重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