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221)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宜强孙先达朱焱李瑞升陈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聚合物驱
  • 3篇剩余油
  • 3篇驱油
  • 3篇复合驱
  • 3篇采收率
  • 2篇油田
  • 2篇乳化
  • 2篇三元复合驱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微观剩余油
  • 1篇调剖
  • 1篇段塞
  • 1篇多孔介质
  • 1篇荧光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油剂
  • 1篇原油
  • 1篇原油采收率
  • 1篇三维重建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李宜强
  • 2篇孙先达
  • 1篇任刚
  • 1篇李瑞升
  • 1篇王晓光
  • 1篇杨怀军
  • 1篇崔永强
  • 1篇张民志
  • 1篇江雪源
  • 1篇张津
  • 1篇楼仁贵
  • 1篇燕云
  • 1篇李俊键
  • 1篇余昭艳
  • 1篇路春楠
  • 1篇刘天洋
  • 1篇朱焱
  • 1篇殷娇
  • 1篇陈刚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表剂/S二元复合体系评价及驱油实验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聚表剂/S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性能、增黏性能、微观结构、乳化性能,据此评价聚表剂二元驱的相关性质,同时进行了聚驱后聚表剂/S二元体系与聚合物/S二元体系驱油效果对比,研究聚表剂/S二元体系的驱油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高质量浓度的聚表剂/S二元体系比含有低质量浓度的聚表剂/S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更小,黏度更大,乳化性能更稳定;聚表剂分子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分子线团尺寸远大于普通聚合物,使其具有更好的液流转向能力;驱油实验表明,聚驱后聚表剂/S二元体系主段塞提高采收率幅度比聚合物/S二元体系主段塞高11.48百分点,说明聚驱后聚表剂体系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聚驱后的剩余油可以采用聚表剂/S二元体系进行开发。
任刚李宜强余昭艳王超群陈刚
关键词:黏度微观结构乳化提高采收率
沥青调剖颗粒与大庆喇嘛甸油层配伍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大庆喇嘛甸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冲刷进入高含水期,并且存在注入水无效循环、水窜现象严重等问题,须采取调剖封堵增产措施。沥青颗粒主要是通过封堵高渗透水窜通道和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但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注入压力过高的问题,须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沥青颗粒与地层配伍关系。根据相似准则和近井地带分流效应,研制带测压点的特殊胶结岩心,通过综合分析注入沥青颗粒及后续水驱过程中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及封堵率,给出沥青颗粒粒径与油层的配伍关系,确定浓度对注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为2μm2的地层与粒径为(0.1~0.3)mm沥青颗粒配伍适宜,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会限制扩大波及体积作用;沥青颗粒浓度会限制其运移能力,当浓度增加到5 g/L时沥青颗粒会在地层局部大量堆积,高浓度沥青颗粒段塞注入过程可采用与水交替注入方式。
李宜强向刚王彦升李彦阅李俊键
关键词:大庆油田调剖高渗透带
表面活性剂DPS的性能优化研究
2016年
为了明确各种助剂对石油磺酸盐界面活性的影响进而优化表面活性剂性能,通过对表面活性剂DPS分离提纯,在提取物石油磺酸盐添加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无机盐、碱、醇,测定各混合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研究了影响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的三个主要因素,给出了表面活性剂DPS的优化配方GDPS,并与原表面活性剂DPS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碱、无机盐和醇在一定浓度下可以分别使石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3、10-2和10-1m N/m数量级。优化后表面活性剂GDPS中的最佳助剂为碳酸钠、氯化钠、正辛醇,加量分别为0.8%、8%和0.2%。与原表面活性剂DPS相比,优化后表面活性剂GDPS溶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值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达到最低界面张力的最小质量分数降低了20%。
孔德彬李宜强岳增存向建安杨怀军刘天洋
关键词:石油磺酸盐无机盐
变流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作用规律及应用效果被引量:40
2018年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相比一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砂体发育较差的特点,为了更大程度上发挥聚合物驱油技术在二类油层上的开发效果,基于聚合物驱油墙聚并理论和流度控制理论,提出了变流度聚合物体系的梯次降黏、恒压提速的注入方式,即采用先高黏低速调堵高渗层、后降黏提速启动中低渗层的段塞式注入方式。该方式与交替注入对比实验结果和矿场应用效果表明:变流度聚合物梯次降黏注入的驱替前缘压力梯度大,可聚并形成高饱和度油墙,大幅度降低含水率,明显增加高渗透层流动阻力,后续低黏段塞以提速注入的方式依次匹配进入中低渗透层,明显扩大了中低渗透层的波及体积,改善了高、中、低渗层流度差异,在降低注聚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聚合物驱在非均质油藏的采收率。在梯次注入基础上提出的变流度聚合物驱新设计思路,指出了变流度聚合物驱设计参数关键在驱替段塞的数量和聚合物体系同油层的匹配关系。
朱焱高文彬李瑞升李宜强袁靖舒孔德彬刘吉雨岳增存
关键词: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
纳米CT技术在水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形态及量化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水驱、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是继续挖潜的基础。目前分析微观剩余油普遍采用密闭取心磨制薄片的方法,这样就破坏了多孔介质中流体的原始状态。为此,本文选用大庆油田葡12组1000 m D左右的天然岩心,进行室内驱替实验。采用纳米CT技术,在不破坏岩心内部结构且保持孔隙中流体原始赋存状态的前提下,扫描驱替后岩心孔隙中不同流体的分布状态,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还原出孔隙中水和不同类型剩余油的三维形貌,再现了乳状、簇状、粒间吸附状、孔隙表面薄膜状、颗粒吸附状剩余油的三维形态。并初步认识了不同化学驱替手段对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孙先达
关键词:三维重建多孔介质微观剩余油
三元复合驱组分协同作用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三元复合驱中聚合物、碱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能够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各组分存在的色谱分离会使协同作用大为减弱。通过一维长岩心研究二元/三元体系各组分在线性流过程中吸附规律差异,然后制作二维平面物理模型研究三元复合驱径向流过程中各组分运移规律,判断出三者的协同作用距离,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矿场试验结果论证用变浓度多段塞代替单一段塞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三元体系中由于碱的存在可以使超低界面张力保持距离和乳化能力强于二元体系,三元体系一维长岩心的采出程度比二元体系增加了6.32%;三元体系各组分协同作用距离集中在主流线1/2处,各组分运移距离为: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在后续水驱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存在解吸附现象;使用变浓度多段塞组合注入,可以在保持相近采收率情况下减少15%的表面活性剂和4.5%的聚合物用量。
刘哲宇李宜强王晓光楼仁贵余昭艳田坤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乳化
驱油用FPS剂流动性能和驱油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恒速法进行物理模拟岩心驱替试验,分别测定多功能型聚合物驱油剂(FPS剂)、普通中分聚合物、超高分聚合物的滞留吸附特性,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传导性能。试验结果表明,FPS剂具有较高的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较强的可注入性,达到了控制流度比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传导性能,采用梯度式注入方式具有较好的调剖和"挖潜"驱油双重功能,有利于提高油层的波及体积,扩大波及效率,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江雪源
关键词:残余阻力系数原油采收率
不同矿化度水质稀释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试验区主要采用清水配制污水稀释聚合物的注入方式,不同水质矿化度能够大幅度影响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对于是否可以通过降低污水矿化度提高驱油效果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通过人造长方岩心恒压驱油实验考察了四种不同矿化度水质稀释聚合物溶液等黏条件下的驱油效果。研究表明,在渗透率为900 m D岩心(岩心规格4.5 cm×4.5 cm×30 cm)中,剪前等黏70 m Pa·s等段塞大小四种不同矿化度水质稀释聚合物体系,高矿化度体系比低矿化度体系提高采收率值增加3.3%;等聚合物用量条件下,高矿化度体系比低矿化度体系提高采收率值降低2.9%;驱油段塞受地层水稀释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达1.8%。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不同矿化度水质稀释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果影响,可以为现场进一步开展聚合物驱提供参考。
刘化龙李宜强孔德彬路春楠陈志伟
关键词:水质矿化度黏弹性聚合物驱驱油效果
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后二元和三元复合驱的优选被引量:15
2017年
新疆克拉玛依油区七东区发育砾岩油藏,经聚合物驱后虽已进入高含水期,但仍具有较高的挖潜、开发、再利用价值。二元和三元复合驱是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常用的开发方式。利用柱状天然岩心进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对比聚合物驱后二元和三元复合驱的注入压力、含水率、采收率以及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优化选择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后的开发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二元和三元复合驱的含水率和注入压力相差较小,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略高于二元复合驱;通过紫外荧光显微镜观察二元和三元复合驱后的岩心薄片,分析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发现三元复合驱后的剩余油分布类型以粒间吸附状为主,容易堵塞渗流通道,开采困难;而二元复合驱后的剩余油分布类型以颗粒表面吸附状为主,对储层伤害较小,对后续开发影响较小。综合考虑采收率、施工成本和储层伤害等情况,最终优选二元复合驱作为研究区聚合物驱后的开发方式。
李宜强陈建勋金楚逸孙晨田坤陈一航
关键词: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开发方式
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赋存规律——以大港油田小集区块和港西区块为例被引量:11
2021年
为了厘清开发后期高含水储集层内部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大港油田小集区块和港西区块油藏后续剩余油精细挖掘,利用紫外荧光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经图像处理后,将剩余油划分为弱波及、中波及和强波及3个级别,剩余油赋存状态划分为簇状、孔表薄膜状、狭缝状、角隅状和粒间吸附状5种。在高含水阶段,不同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中,剩余油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簇状、孔表薄膜状、角隅状、粒间吸附状和狭缝状;聚/表复合驱后簇状剩余油和孔表薄膜状剩余油较多,后续可采用改善岩石润湿性的方法开采;砾岩剩余油分布较砂岩更加复杂,簇状剩余油和粒间吸附状剩余油较砂岩多,后续应考虑采用控制注入流体流度的方法开采。
李宜强张津潘登燕云刘明熹曹涵高文彬
关键词:大港油田微观剩余油赋存规律紫外荧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