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2011132)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逸群陈海生朱永展涂泽松包杭生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液流变学影...
  • 1篇下肢
  • 1篇下肢骨折
  • 1篇理气
  • 1篇理气活血
  • 1篇理气活血法
  • 1篇流变学
  • 1篇活血
  • 1篇活血法
  • 1篇骨折
  • 1篇骨折早期

机构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1篇包杭生
  • 1篇涂泽松
  • 1篇朱永展
  • 1篇陈海生
  • 1篇李逸群

传媒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理气活血法对下肢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理气活血法对下肢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一般情况将60例下肢骨折早期病例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在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上,试验组予理气散瘀汤加减(源自张安桢《骨伤内伤学)》,对照组予桃红四物汤(源自清初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早期使用理气活血法比单纯的活血化瘀法在降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方面更有优势。
朱永展李逸群包杭生涂泽松陈海生
关键词:理气活血下肢骨折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