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098)

作品数:23 被引量:215H指数:10
相关作者:韩丽张定堃杨明王小平任桂林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溶出度
  • 4篇小金丸
  • 3篇溶出
  • 3篇溶出速率
  • 3篇粒径
  • 3篇孔隙率
  • 3篇粉体学
  • 3篇比表面
  • 3篇比表面积
  • 2篇淀粉
  • 2篇多孔淀粉
  • 2篇药物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制草乌
  • 2篇内酯
  • 2篇中药
  • 2篇微粉化
  • 2篇接触角

机构

  • 2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5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江西中医药高...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四川厚德医药...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成都百草和济...
  • 1篇成都九芝堂金...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四川联成迅康...

作者

  • 23篇韩丽
  • 17篇张定堃
  • 15篇杨明
  • 7篇任桂林
  • 7篇王小平
  • 6篇姜红
  • 4篇韩雪
  • 4篇何婧
  • 3篇许润春
  • 3篇熊茜
  • 3篇杨迎光
  • 3篇张芳
  • 3篇王玲
  • 2篇柯刚
  • 2篇伍振峰
  • 2篇张婷
  • 2篇兰杨
  • 2篇钱枚
  • 1篇史亚军
  • 1篇熊永爱

传媒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草药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成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金丸中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厂家及批号小金丸中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为该制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小金丸中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乙腈-20 mmol·L-1磷酸二氢钠(用三乙胺调节pH 6.5)(47∶53),检测波长235 nm.比较4个厂家生产的8批样品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结果:3种生物碱类成分线性范围均为4-60 mg·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2%,101.79%,102.13%.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质量分数最高达214.718 μg·g-1,最低值18.452 μg·g-1.结论:不同厂家和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样品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原材料质量、制剂工艺及生产设备等因素有关.
任桂林韩丽王小平梅明何婧唐宜轩张定堃杨明
关键词:制草乌小金丸
五灵脂低温超微粉碎特性考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五灵脂的粉体学性质,探讨其粉体学性质与体外溶出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振动式低温超微粉碎机对五灵脂进行粉碎,每3 min取样,检测样品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率;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五灵脂粉体的体外溶出速率,并分析其粉体学性质与体外溶出行为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比表面积及体外溶出速率逐渐增加;粉末粒径与体外溶出速率具有良好相关性。五灵脂粉碎时间选择21 min,粒径以d0.9约100μm为宜。结论:五灵脂低温超微粉碎后粒子形态及结构均匀,溶出速率快,有助于后续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的评价。
王小平韩丽任桂林柯刚张定堃黄攀杨明
关键词: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率溶出速率五灵脂
呈味物质相互作用及口腔释药速率对制剂苦味感知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苦味是影响药物制剂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剂研究设计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苦味掩味技术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苦味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而改进、完善苦味掩蔽方法。该文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5种基本呈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药物在口腔内的释药速率对苦味感知的影响,以及基于此原理的现代苦味掩蔽技术的系统介绍,以期丰富发展传统的苦味掩蔽技术,为开发新的掩味辅料,改善药物口服顺应性,提高药物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姜红林俊芝张定堃韩雪兰杨韩丽杨明
关键词:苦味呈味物质相互作用释药速率
粒子设计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口腔溃疡散,并与常规粉碎、超微粉碎比较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制备口腔溃疡散,从外观性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微观形貌特征、冰片稳定性评价3种散剂粉体学性质的差异。结果:与普通散剂比较,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在外观性状上颜色均匀性提高,酸涩味降低,粒子设计散几乎闻不到冰片的气味;粒径分布明显小于普通散(P<0.01),但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粒径分布相当;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均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超微散最大;接触角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粒子设计散最大;普通散表面较为光滑,有较少小粒子松散附着,超微散表面被小粒子部分包覆,粒子设计散表面几乎完全被微粒包覆,三者在微观形貌及表面附着上存在差异;经过10 d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普通散、超微散、粒子设计散分别损失冰片90.13%,66.48%,40.57%,粒子设计散的稳定性最高,其次为超微散,普通散最低。结论:制备工艺可通过改变散剂微观结构形态,影响散剂的粉体学性质;通过粒子设计技术调控微观结构的形成,可以实现散剂宏观性质的设计。
张定堃秦春凤韩丽林俊芝王念明郭治平杨明
关键词:口腔溃疡散超微粉碎粉体学性质
乳糖微粉研磨改性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筛选及机制探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筛选乳糖微粉研磨改性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分析乳糖微粉的抗吸湿机制。方法:以吸湿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乳糖种类、药辅比、研磨时间对乳糖微粉研磨改性以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通过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等物理指标对改性物加以佐证。结果:乳糖微粉研磨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白芷提取物与乳糖超微粉(粉碎1 min)等比例研磨3 min。改性物的粒径d0.1,d0.5,d0.9分别为3.477,15.078,54.501μm,接触角(7.7±0.66)度,乳糖颗粒包覆在白芷提取物表面。结论:乳糖适度微粉化能明显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初速度与吸湿加速度的绝对值,能显著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性。抗吸湿作用可能与研磨改性使得乳糖粒子附于白芷提取物表面密切相关。
张芳韩丽张定堃杨迎光唐宜轩伍振峰杨明
关键词:白芷提取物吸湿性
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初探被引量:16
2014年
以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研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归纳总结了可用于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测定与评估方法,并对机器视觉技术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进行了阐述,旨在提升中药制剂品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适合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评价体系的建立。
韩丽张芳张定堃唐宜轩杨迎光杨明
关键词: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红外指纹图谱机器视觉技术
微粉化对酒制当归粉体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考察酒当归饮片粉碎成不同粒径的粉体特性和溶出度。方法过三号筛的酒当归粉末的二次粉碎采用振动式低温(-10!5)℃超微粉碎,每3 min取样,检测样品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率、密度等物理参数及阿魏酸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当归粉体其他物理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粉碎18 min时阿魏酸溶出速率可增加至(98.63!0.25)%。结论当归低温超微粉碎后粒径小,粒径分布均匀,且溶出速率快。
任桂林韩丽王小平何婧钱枚杨明
关键词:接触角溶出速率
2015年版《中国药典》新增药用辅料滑石粉的研究现状被引量:8
2017年
滑石粉作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新增药用辅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制剂。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滑石粉在制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包括用作分散剂、崩解剂、润滑剂、抗黏剂、包粉衣层、助滤剂、提高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以及抑制或促进药物释放等。与此同时,总结了滑石粉在目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滑石粉对主药晶型的影响、中成药中使用滑石粉作为辅料的争议性、滑石粉与卵巢癌的相关性。在此过程中发现滑石粉作为药用辅料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为滑石粉的后期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张婷姜红熊茜赵生玉谭庆刍张定堃韩丽
关键词:滑石粉药用辅料分散剂崩解剂润滑剂
正交试验法优化美洲大蠊糖蛋白的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优选美洲大蠊糖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美洲大蠊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并结合综合评分的方法优选美洲大蠊糖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溶剂量,1 h/次,提取3次。结论:优化所得的提取工艺可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科学合理,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李晨晨贾成友郭华鲍安阳韩丽黄晶
关键词:美洲大蠊糖蛋白正交试验
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在医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多孔淀粉是由生淀粉形成的一种多孔状变性淀粉,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食品、医药和其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了多孔淀粉在结构特点、制备方法、改性工艺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以期推动多孔淀粉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促进辅料工业的进步与发展。
唐宜轩韩丽张定堃张芳杨迎光杨明
关键词:多孔淀粉结构特点改性工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